樣,合作歸合作,合作的時候我還要打擊你。
遊戲規則就是這樣的。
共和四年一月一日,中國政府的年度報告也出**了。各個地方的代表在總理內閣大會上面公開了各個地方在去年取得了成績,並且公佈政府各項開支和收入。
這也是中國和英國政府不同的地方,英國人喜歡在報告上做一些暢想未來的事情,包括他們的每一次選舉都是這樣,候選人大聲的叫喊著自己上臺以後要做什麼。英國政府每年的年度報告中大多數也都是公佈政府在新的一年的計劃,不光英國,美國法國這些國家都是這麼做的。
但是中國政府卻恰恰相反,他們公佈的最多的是自己去年做了什麼。那些地方都在報告中大篇幅的向社會闡明地方的稅收收入是怎麼花掉的。
至於明年有什麼打算,除非有一些今年突出矛盾政府必須做一個交代之外,其他的都是一筆帶過。
這和中國人傳統的文化觀念有很大關係。中國人當官講究的是一個沉穩,他們都熱衷於去解釋自己去年做的那些不被老百姓理解的事情,或者說在社會上有爭議的事情,他們會告訴別人,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暢想未來的話在英國說很正常,那些首相選舉的時候經常說出一些其實他自己都知道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你如果在中國官場上這樣說,你的同僚會向你投來異樣的目光,因為中國的官場文化中,大家都保持低調。
也許你的暢想是對的,但是你做不到這麼辦?就算你能做到,你何必在我們面前說出來?想顯示一下你比我們都能幹是麼?放大炮只有兩個結果,第一個是你做不到,別人會鄙視你。第二個是你做到了,別人會嫉妒你。
不管是遭到鄙視還是遭到嫉妒,你的政治生涯都到頭了。包括孫文先生現在都知道這個道理了。孫先生在年度報告上面都沒敢再說我明年要修多少公里鐵路,別人就更別提了。
孫文先生現在真的現實多了,他已經意識到在中國這個地方,絕對不能像西方那樣靠嘹亮的口號來贏得人民的支援,想讓老百姓認同你,你就必須為他們做出事情來。
各地方的年度報告做完之後,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孫文先生提出的頒佈新中國的第一部《工人權利保障法》。
在此之前中國在這一片領域裡面的法律是空白的,工人們受了工傷也都是自己承受著各種損失,上道一點的老闆給點慰問金,不上道的根本不理你,你還什麼辦法都沒有。
《工人權利保障法》出**之後,明確的規定了在工人在工作期間受到的任何傷害都應該由工廠來買單,同時還調整了工人的做高工作時間和最低工資。
還有就是這套法律規定了工人們的假期。
這個問題討論的相當激烈,工傷說到底在道德上面是能夠被那些商人接受的事情,人家給你幹活受傷了,你給人看病這真的不過分。而且只要自己注意一點,這種事出現的機率不是太大。
可是假期不一樣,這真的影響到那些工廠的生產,關係到商人的腰包。
盛懷宣他們這幫人那是巴不得工人二十四小時幹活,孫文先生提出的方案是採用西方禮拜天放假一天的做法,盛懷宣當時就跟他拍桌子了。
你禮拜天集體放假一天,就等於我要停工一天,這真的不行。
後來還有人提出按月來放假,每個月四天假期,這個方案一樣沒有被透過。最後大家商討來商討去,決定採用固定節假日和流動節假日相結合的辦法。
首先過年必須放假,八月十五必須放,這是毫無爭議的。你工廠的生產任務再忙,咱老百姓過年是大事。這兩個節日每個節日放假半個月,加起來三十天假期。剩下還給你十五天假期,什麼時候休息你自己說了算,一年就四十五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