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林的手端著那茶杯。如果換成幾年前他早就一茶杯砸過去然後上去幾腳把這傢伙踢趴下再讓他說話了。
現在他的火氣小多了,或者說他更懂得控制了:“你可以寫報告麼,可以去北京找星臺麼,為什麼非要用這種方式?”
熊希齡說道:“報告我寫過。而且不止一封。陳總理我也找過,總統的大門我都堵過。但是沒有司令您開口,他們沒人敢做這個決定。我記得我給您寫過四封信,不知道您收到沒有?”
楊小林做了一個深呼吸。沒有回答。信他收到過,只是這個問題他不想動,所以一直壓著。
“我現在需要的是穩定!你先幹著你的縣長。我答應你,明年我一定會讓你進入中央,等到國際局勢平穩了,改革的事情我們一起商議。”
楊司令已經做了很大的讓步了,可是熊希齡顯然並不領情,甚至臉色有些溫怒:“司令認為熊某人真的是在乎官位之人麼?若是如此,熊某現在就可以辭官回鄉。”
陳天華一聲嘆息站了起來:“好了!我就知道你們兩個脾氣會說成這樣!秉三兄,你把話慢慢說完,司令您聽著,說完,聽完,你們再辯論。秉三兄,你先從現在弊端開始說。”
楊小林那一句到嘴邊的讓他滾蛋沒說出來,熊希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看看他的臉色又看看陳天華,然後開口了:“好!”
“先從這一次我辭職的理由開始說起,為什麼我要選擇沒有得到提拔這個理由辭職?因為官員的升遷現在都是由上司說了算,即便在升遷之前讓官員所在地區的納稅人做一次投票,可是那投票的結果絲毫不會影響官員的仕途。”
楊小林看了他一眼,也沒有說話,如果他接下來會說出如孫文的那一套觀念,楊司令會轉身就走,愛幹嘛幹嘛去。
“我知道司令的本意是不想讓地方出現動盪,而且從目前來看,司令這個辦法對於保持穩定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司令您想過沒有,如果讓這個制度繼續延續下去,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楊小林本來不想說話,但是他問了,楊司令跟著反問一句:“什麼後果?”
熊希齡馬上說道:“決定官員是否能夠升遷的是他們的上司,時間一長,必然會形成埋頭苦幹的反而不如那些溜鬚拍馬的。溜鬚拍馬是需要錢的,這些人拍上司的馬屁的錢從哪裡來的?不問可知。一個兩個靠著拍馬屁上去了,慢慢的所有的官員都會形成這種風氣,在拍領導馬屁和為百姓辦事這兩個問題上,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楊司令的眼神沒有絲毫的舒緩,還是死死的盯著熊希齡:“你說的我都知道。可現在你的這些話說的早了一點吧?我再跟你說一遍,制度我會改,可絕對不是現在。”
熊希齡扛著腦袋:“那是什麼時候?是等到這種風氣都被我們奉為律條以後麼?我們的國家現在所有制度都正在成形,改還來得及。如果等到所有人都意識到讓上司滿意才是自己當官最應該注意的事情的時候,您還怎麼改?”
楊小林冷哼一聲:“一紙命令就足夠了!不聽話的抓,敢違令的殺。”
熊希齡哈哈一笑:“一旦整個官場風氣形成這樣,再想整治就是難上加難,不是你抓兩個溜鬚拍馬的和殺幾個貪汙**的就能解決問題,大家都在做,你抓誰?你殺誰?!”
這個問題真的讓楊小林無法回答,他把菸頭掐滅:“熊希齡,你以為所有人當官都像你這樣,想的是往上爬麼?”
這話說的就很不客氣了。甚至有些逼人的味道。熊希齡卻說的不卑不亢:“好!這就是我要說的體制的另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司令,當官是為什麼?為什麼每個當官的都想當大官?”
楊小林沒有回答他,因為這個問題真的很不好回答。
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