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試點確實給廊坊一帶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和麻煩,本來劉繼興以為楊度處理這個問題很難,可是沒有想到楊度用了這麼簡單的方式就把問題解決了。
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寬容的,當楊度說政府錯了的時候,他們的不滿情緒大大降低,居然沒有人鬧事,楊度有條不紊的重新調查,然後重新商議。
“盛老,農民賣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借政府的錢,哪怕我們的利息已經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他們也寧願借高利貸先把錢還上。咱們中國老百姓的觀念裡面,和衙門打交道,總是自己吃虧的,這個觀念恐怕想說服不太容易。”
盛懷宣說道:“就算你能說服廊坊,這裡只是試點。以後整個中國開始土地改革了,你總不能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解釋。我認為我們可以交給銀行來做。咱們政府只需要給老百姓擔保就可以了,借銀行的錢他們還是能沉得住氣的。”
楊度點頭,他已經和很多農戶都談過來,農戶們對錢莊還是信的過的。對政府信不過的原因在於他們都認為一旦發生糾紛,自己打官司都找不到人打。
告衙門?別開玩笑了,咱中國人不興這個。
再說銀行的介入也是必須的,廊坊這裡他們沒找銀行是因為資金夠,日後鋪開了光靠政府的那點收入,可能會很困難。再說楊小林在西北的坦克基地也開工了,那拖拉機廠已經開始生產了,楊司令說拖拉機生產出來之後,要在北方先推廣,這也需要錢。(未完待續。。)
第一二六章 抄小路
楊度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這是一筆大生意,三億中國老百姓的生意,每個人就算是三十銀元加起來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哪家銀行來做合適?
中國自己的銀行可能沒有哪家有這個實力,就算他們聯合起來也不行。沒有實力來攬下這個活,可能最後害了他們自己也害了這場土地改革。
讓外國銀行來做?讓外國的資金介入中國改革?楊皙子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做這樣的決定。
現在整個中國的民族情緒高漲,甚至在某些領域比較盲目。一旦讓人知道你把土地都壓在外國的銀行裡面了,楊度不在乎罵名,可他知道這樣很可能會丟了自家的性命。
楊度一聲嘆息:“都是錢的問題。要是我們一年也和英國人一樣幾億英鎊的貿易額,咱就不發愁了。”
盛懷宣呵呵一笑:“其實楊司令一開始跟我說這個方案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們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這只是剛剛開頭,以後我們肯定更困難。其實土地的解決用袁世凱的辦法最簡單,一紙命令下去,土地重新丈量,按人頭分配,兩三月的時間估計就能辦好了。”
楊度看他一眼,大為驚奇:“盛老,那你還支援楊司令?還陪我來這裡調查?您不會是來散心的吧?”
盛懷宣說道:“豈敢,豈敢!我支援楊司令是真心的,原因麼,我只說四個字:生於憂患。”
盛懷宣是個典型的中國民族商人的代表,像他這樣的人眼界開闊,對世界瞭解的比一般人要更全面一些,他們希望中國能走向富強,希望中國能趕上西方,更希望以後自己走出國門能和洋人真正的平等交易,他們願意為這個目標付出自己的努力。
他對比過袁世凱和孫文還有楊小林的做法。老袁基本上就是沿襲了中國曆代改朝換代的手段,雖然體制中加入了一些現代的元素,可是因為他這個人的封建,換湯沒換藥。也正是因為如此,袁世凱在一些問題上有幾千年的經驗可以借鑑,按照他的路子來,短期就能解決中國很多問題。
孫文就是再抄襲西方的經驗,這兩個人的政策都是有可參考案例的。只有楊打鬼,楊打鬼說那一套方案的時候盛懷宣他就發覺了那套計劃實施起來必然困難重重,可是盛懷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