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了女人們的身影。
男人們真沒有辦法了。
現在北京城到處都在建工廠,修路,蓋房子。一個大老爺們只要你能賣下力氣搬的動那磚頭,一天不講多了,一個大洋輕輕鬆鬆就能到手。可是你出來幹活,家裡小攤還出不出了?不說那攤子一天也能賺個溫飽錢。就說現在行情這麼好,你要是幾天不出攤,你那攤位可就沒了!老主顧也都到別處去了。
實在沒辦法男人們只能和女人商量,我去搬磚,你看著攤子。
農民也是一樣,現在家裡地是自己的了,出來做工雖然賺錢,可總不能把地荒了吧?只有有勞娘子了,今年你累點。為了這個家麼。等明天咱存點錢,給家裡買臺那樣的拖拉機就省事了。
現在出來的還只是那些勞動人民的妻子,她們本來就不是大家閨秀。但是她們出門之後,代表著這一場鬥爭已經沒有意義了。
說到底這是楊小林對勞動者的政策傾斜直接造成的後果。當他鼓勵興辦工廠。為商業發展打造良好環境,同時把土地放在農民手裡之後,整個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就出現的繁榮,當所有地方都需要人出來做事的時候。男人們已經沒有辦法獨霸所有的工作崗位。
為了讓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更好,他們必須讓女人也出來工作。兩個人賺錢養家,真的比自己一個人扛著要輕鬆一些。
楊小林知道。這個世界上最難滿足的就是女人,她們邁出家門之後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再追求工作上的平等權利,然後追求工資上的平等,再追求男女平等……當女人們在一些領域裡面乾的比男人還出色的時候,她們註定要爭取更多。
給她們麼?楊小林真的有點矛盾,不過後來想想這個矛盾可能也用不著自己來解決了,它應該有一個過程的,也許等它爆發的時候自己早就退休了,也許這事兒到時候就像現在的結果一樣,自然會有一個定論。
還有中國的民主發展也是這樣,經過這次打擊之後,團結在孫文先生周圍的民主一下子被打散了。各地興起的民主勢力起的快滅的也快。中國的老百姓是很現實的,當楊小林給了他們工作的機會,當他們整天忙著為自己生活奔波的時候,誰有工夫陪你玩民主呀?
廣州那個民主同盟成立的時候一萬多人,現在只剩下六千多了,相信如果自己的政策能夠讓老百姓生活的更好的話,估計他馬上就該解散了。
孫文先生的新黨在這一段時間也沒有任何動靜,楊司令曾經專門去找過孫文先生,問問他對於民主的發展還有什麼看法的時候,孫先生說的很坦誠,那就是民主必須在中國推行,因為他堅信,民主是最適合中國發展的模式。
但是孫文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想著把西方的民主模式一下子全部套用在中國的身上。他說他正在尋找一條道路,不是和楊小林鬥爭的道路,而是最適合中國發展的民主道路。
也就是說,他在找中國式的民主。
他們這一次的談話終於沒有以吵架而收場,孫先生居然在會談中還誇獎了楊小林,說楊小林的一些政策實施的相當不錯,並且向楊小林提出一個建議,就是修建三條鐵路線,第一條是從哈爾濱直達庫倫,第二條從庫倫直達北京,第三條是從成都修到北京。
這三條鐵路要是能建立起來,中國將形成了一個貫穿南北的鐵路幹線,廣州的貨物馬上就可以走鐵路先到南京,再到北京,再到庫倫。
雖然要轉車好幾次,可是無論對經濟還是對軍事上來說,這好處都是難以估量的。楊小林馬上問孫文,有沒有什麼詳細的計劃。孫文拿出了一份計劃書,上面清楚的寫著這三條鐵路的總長度,要經過的地域,施工時可能面臨的困難。以及最終要花費多少錢。
這一次孫先生終於沒有再說他要在幾年之內修十幾萬裡了。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