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一定有用麼?俄國的情況和當初的大清朝真的非常相像,不改革就是等死,而改了,就等於是找死。找死有一個好處,就是你自己可以決定死亡的方式,可以讓自己死的更體面一點。或者說,死的符合英國人的利益一點。
尼古拉二世在這個還是有希望的,只要英法能像以前一樣再給他一筆援助,讓他渡過這個寒冬,也許能再撐一年。而英法確實有這個打算,英國人甚至找到中國,說他們現在直接給俄國送物資可能時間上不夠,讓中國先提供一些,回頭算錢。
聖彼得堡的俄國人雖然情緒不穩,但是這個時候在這裡要革命的還不是托洛茨基,是俄國其他的革命黨,領頭的那個叫克倫斯基,三十多歲。年輕有為,這個人不是我們的同志,而且他和英法的關係也相當不錯,他希望能用一個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俄國的問題,這樣對俄國,對尼古拉,對英法都有好處。
他希望能用一個比較溫和的方式完成俄國的革命過渡,比中國還要溫和才可以。英法也是這樣認為的,要知道他們可是民主的國家,在他們內部很多人都對英法和一個封建的俄國結盟的做法很有意見。如果俄國能開放一點。英法真的相當高興。
兩天前。從西伯利亞傳來了不好的訊息,俄國人的戰鬥又失敗了,十幾萬部隊在面對兩萬叛軍的時候,被人家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一路潰逃,五萬多俄國士兵戰死,更多的人向那些叛軍投降。
至於被沙皇寄予了無限希望的俄國裝甲部隊,在那些叛軍的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四個小時的戰鬥把一百輛裝甲車和五十輛坦克盡數摧毀。
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剛剛離開家園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聖彼得堡附近的居民子弟。他們的母親和妻子這一次再也無法忍受了,這些女人們冒著嚴寒走上了街頭,扛著巨大的條幅讓尼古拉二世把親人還給她們!
尼古拉馬上命令士兵前去鎮壓,他不允許這些女人挑戰他的權威。但是中國人說過。民不畏死時,奈何以死懼之?士兵們也沒有開槍,他們揹著槍走在這些婦女的中間,告訴這些女人。不要害怕,我們會保護你們。
事情到了這一步尼古拉二世終於明白自己無路可走了,形勢所迫之下他同意了英國人和法國人說的。和克倫斯基那一幫人見一面的說法。
雙方一見面,克倫斯基馬上做出保證,只要沙皇退位,他們將給與尼古拉二世及所有皇室成員超國民的待遇,同時保證俄國已經繼續履行和英法之間的同盟協議。
歷史有的時候真的是驚人的相似,在十月革命之後俄國的情況和現在差不多,後來德國玩了很高明的一手,就把我們偉大的革命導師送回了俄國,結果克倫斯基就完了。
現在德國人顯然沒有做好這個準備,不過楊小林卻替他們給做了。唯一遺憾的是楊小林沒有找到偉大的革命導師,只找到了我們的托洛茨基同志,托洛茨基同志的革命立場和革命熱情是不用懷疑的,以高昂的鬥志粉碎一切牛鬼蛇神是托洛茨基同志的原則,什麼封建俄國,什麼民主的新俄國,當我來革命的時候,不投降你就必須滅亡!
沙皇有十幾萬禁衛軍,克倫斯基也掌握著七八萬武裝力量,這些都沒有被托洛茨基同志考慮在內,帶著一批被中國武裝起來的革命者來到聖彼得堡之後,衝進去,打!
他打仗也不按規矩來,你動手之前好歹通報一個姓名。他名都不報,衝進來就開火,結果城裡的人根本鬧不清出到底怎麼回事,克倫斯基以為尼古拉食言了呢,也不敢在這裡多留,撒腿就跑,跑到城外糾集自己的人馬,拉開陣勢準備開仗。
而尼古拉也嚇的逃出了聖彼得堡,一路狂奔到他們的叔叔尼古拉大公的軍營裡面:“叔,那些傢伙不上道,說好了談判他們動刀子,現在我只能指望你了!”
尼古拉大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