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已經逐漸癒合,對驚退鮮卑騎兵的徐天心懷感激:“這位大人當真是朝廷派來的騎都尉?”
“千真萬確。”
徐天手腕一翻,官印在手。
用一萬功勳值兌換騎都尉,徐天帶著官印四處坑蒙拐騙,但漢家的官職就是好用。
怪不得沮授建議袁紹、荀彧建議曹操,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大義之旗,豈是玩笑。可惜袁紹遲疑,讓曹操捷足先登。
漢軍少年確定徐天的身份,立即行禮:“雁門郡小吏張文遠拜見騎都尉大人。”
張文遠……
張遼?!
徐天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震撼不已。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這個少年就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
沒想到此時的張遼,竟然才這麼年輕,而且只是雁門郡一個小吏。
張遼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左右,因為常年生活在烽火連天的雁門郡,所以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和剛毅。
馬邑、張遼……
徐天想起來了。
根據《三國志》的說法,張遼是漢武帝時期提出“馬邑之謀”的馬邑縣豪商聶壹之後,後來為避怨而改變姓氏。
張遼很早就在雁門郡擔任郡吏,以武勇著稱。
後來幷州刺史在抵禦胡人時,戰敗被殺,丁原出任新的幷州刺史,聽聞張遼的名聲,於是招張遼為從事。
從此,張遼進入中原,名聲遠揚,成為五子良將、合肥止啼者、孫十萬剋星。
這是歷史上的事情了,而現在,五子良將就在眼前,徐天內心已經在設想108種招募張遼的方法。
一般來說,招募史實武將、演義武將,前提是獲得對方的好感,這一點徐天已經做到了。
當然,僅僅有好感度還是不夠的,比如陳登擁護劉備繼任徐州牧,但劉備敗走後,也沒有繼續跟隨劉備,而是投靠曹操,因為陳登更加重視家族的利益,誰可保住徐州就跟誰走。
又比如徐庶,將他的老母抓了,徐庶就會乖乖到來,至於出力不出力,另說。
不同的武將,有不同的隱藏招募條件,投其所好,才能順利招募。
潘鳳的隱藏招募條件是主公要有官職。
而張遼的招募條件,徐天要設法找到。
現在的張遼身份不高,招募條件肯定沒有那麼苛刻。
相比以武力見長的潘鳳,張遼才是徐天心目中的統帥人選。
徐天嘗試拐走年少的張遼:“我蒙受天子之恩,將討伐鉅鹿郡之黃巾,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不知文遠可否願隨我前去冀州?”
……
鮮卑萬夫長在撤退途中,草木皆兵,害怕被徐天的“伏兵”形成合圍。
不過撤退了一段距離,設想中的伏兵沒有出現,徐天、潘鳳也沒有追來,鮮卑萬夫長突然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和侮辱。
“可惡,又中計了!殺回去!”
“你們幾個,去通知單于大人,就說漢軍騎都尉在此地,若是殺了他,雁門郡必定會驚恐!”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鮮卑萬夫長氣急敗壞,又帶著一群鮮卑騎兵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