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墨家,就單說當時另外兩大流派,儒家和法家。儒家的孔子講究德治、仁政,認為當有朝一日所有人的道德都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天下自然就大治了。正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廖煌大笑:“我師父說孔丘實在有些書生意氣,許多想法本身是好的,但是所言泛泛,其中可被鑽空子的漏洞太多,忙碌一生,最終卻為他人做嫁,何苦來由?”
唐心微微一笑,也不分辨,繼續道:“但當時秦國尊崇法家,商鞅變法治國,事事強調法律規範,法家認為,法律就相當於是一個絕對的標準,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而對於儒家道德一說,法家不屑一顧。”
廖煌道:“這自然也是不行的,法家所定法律太過苛刻,顯然是矯枉過正。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為帝王服務。只要有人超脫法律約束之外,法家條約不過就是一紙空談罷了。”
說到這裡,廖煌突然一愣,笑道:“心心,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正文 第三十三章、矛盾升級
唐心嘻嘻一笑,廖煌坐在那裡陷入了沉思。
上清道人性格古怪,年歲悠久,就連廖煌都不知道自己這師父活了多少個年頭。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廖煌知道自己不是上清道人的唯一徒弟,在自己之前也不知道多久,上清道人還有其他的門徒,算起來,廖煌應當是關門弟子。
只不過對於那些傳說中的師哥師姐們,廖煌別說見,連聽都沒有聽過。每當廖煌問起時,上清道人總是會大發雷霆,不讓他問,所以久而久之,廖煌也就不敢再提此事了。
不過上清道人雖然脾氣霸道,但卻很推崇凡人之智。他每隔幾十上百年就要出外雲遊一番,裝作普通人的模樣在凡人當中廝混,每每回來,都會帶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東西回來,其中以書籍為最多,美其名曰是凡人智慧的結晶,更是得意洋洋的說什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是以上清天中藏書極多,但偏偏上清道人自己耐不下性子去看,就全部一股腦兒的扔在裡,倒是便宜了廖煌。
要知道廖煌在上清天中,除了修煉就是無事可做,上清道人又隔三差五的閉關,是以閒來無事之時,廖煌只能用看書來打發時間。
那其中許多先秦書籍,乃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世間就已經絕跡的孤本,也不知道上清道人從何處弄來的。廖煌博覽群書,所以當唐心說起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時候,他立刻就能反應過來。
因為這個問題,他也有想過。
德治不行,法治也不行,那究竟要如何去做?
對於這個問題,上清道人的回答是:矯枉過正,各取所需。
廖煌想了想,道:“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有的事情其實只是違反了道德,但卻還不足夠違反法律,這就是道德和法律之間的空白處,就像是對與錯,對於道德而言,它是錯的,但對於法律而言,卻還不足夠構成錯誤?”
唐心笑著鼓掌:“煌哥哥真聰明!”
廖煌繼續道:“就好像剛才那個女人,她罵我,是她不對,但是她還不足以犯法。但是我打了她的男人,我卻犯了法,而且如你所言,初犯的還不是民事法律,而是刑事法規?”
唐心鼓掌:“大徹大悟!”
廖煌也笑了:“你的意思是說,如果別人在沒有觸犯法律的情況下得罪了我,那我也不應該使用觸犯法律的手段對付他,是嗎?”
唐心道:“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