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頁

她猛地抽出髮簪,像踢死狗一樣踢開康十四娘,地上的人,彈了兩下,康十四娘痛苦地捂著自己的血窟窿,李橫波一臉一手的血,冷冷瞧著,居高臨下對她說:

「你可以去死了。」

說完,拔出貼身匕首,對著康十四孃的要害,補了幾刀,確定人死透了,才不慌不忙拿澡豆淨手淨面。

第51章 、勞燕飛(4)

宣政殿裡, 皇帝面無表情聽底下吵作一團,滿嘴的兵者不詳,連太僕寺的太常令也跑出來湊熱鬧, 說:

「年前初冬,長安城下了場凍雨,枯索的樹木上凝結出一層霜, 滿城『雨木冰』,正合《春秋》所載,坊間有雲, 『雨木冰,達官怕』, 這都應在了文相公身上吶!」

皇帝看他年紀一把, 鬍子亂翹, 暗道這會馬後炮又有何用?懶得去理,太常令不甘心, 繼續抖索著鬍子,顫巍巍說:

「陛下可記得去歲秋天, 天象異常,熒惑掩太微上相,天帝的南宮那就是聖人的政事堂, 天上的上相星,對應的自然就是相公們,厄運將會降臨在幾位宰相身上, 由重及輕,正是動了兵戈,才有今日禍事啊。若不及時罷兵,只恐怕政事堂的相公們不得安寧。」

皇帝沉吟:「那會兒, 正對成德用兵,太常寺是提了,」他斜眼望著太常令,「既然天象不對,你們太常寺是幹什麼吃的?就沒法子破解兇災?」

太常令趕緊應話:「停止對淮西用兵便是破解之道。」

皇帝哼了聲:「兜這麼一大圈子,還是這一套。」

話音落了,跳出幾人,言之鑿鑿地懇請皇帝罷黜謝珣,以安撫藩鎮。皇帝額上青筋一竄一竄的,「要朕罷黜自己的宰相,來討好藩鎮?」魚輔國暗暗瞄著皇帝嘴角,騰蛇紋隱隱抽搐,知道皇帝是動怒了。

這是恢復上朝的第一日,各路人馬,火力全開,鐵了心要把皇帝轟一轟似的,尤其之前本就不主張對淮西用兵的朝臣,此刻,皇帝聽陣陣風言亂語,厭惡透了底下這群飽食無事的文官們。目光一動,瞥向了謝珣。

謝珣人在底下,面容有幾分憔悴,這些日子,他一面審案,一面親自料理文抱玉身後事,此刻話很少,也不發表任何意見。

「有事說事,有理說理,你們一個個嗓門這麼大做什麼?」皇帝沒好氣地把奏章狠狠劈在案上,底下安靜了一瞬。

皇帝緩口氣,直接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政事堂空出的相位,得有人補上,尤其是中書令這個位子,不能空,朕已經想好了,文抱玉謝珣本就是師生關係,文相一去,他的學生理應繼承老師遺志,雖不是在沙場,卻更似在沙場,謝珣?」

謝珣聞言,和所有人一樣,大覺意外,可胸腹中翻上來一股又酸又熱的氣流,頂的他想要流淚。他抬頭,皇帝一道堅毅目光投來,「歷來,中書令大印交接,都是前一任中書令和新任中書令皆在場,如今,你的老師不在了,朕來代替他吧。朕希望你,能夠像你的老師一樣,頂罡風,冒戟雨,九死不悔其志,輔佐朕重現清平盛世。」

皇帝意志堅決,說一不二,當即命在場五品以上京官往中書省政事堂去,自己則乘玉輦,帶著謝珣,離開宣政殿。

如此迅疾,把人都看的一愣一愣,魚輔國嫉妒的眼睛都要紫了,嘴裡卻對小黃門吼:

「還愣著幹什麼,陛下移駕中書省了!走啊!」

這一路疾行,政事堂裡很快擠滿了人,眾人遮袖擦汗,滿堂緋紫,好不氣派。皇帝坐在上首目光略略一掃,手一揮,示意謝珣坐到屏風前,後頭那幅《中書政事堂記》煌煌懸頂。

謝珣人太年輕,大周自開國以來沒有這麼年輕的首相,真是什麼好處都佔了,眾人心裡也嫉妒地冒酸泡,咕嘟個不停:

本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