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奴才去太醫院問了,這瑞麟香是太醫院多位太醫共同研製的。”李玉請示道,“您看……” 原本是一人研製的,所以才賞兩匹天鵝絨。如今卻是多位太醫共同研製,那要賞得人可就多了,他不敢擅專,還得回來請示。 “一併賞了吧。”項南點點頭道。 “嗻。”李玉隨後吩咐去了。 項南則是眉頭緊皺,想順著瑞麟香這條線索去查,看來是沒戲了。 因為多位太醫共同研製,誰經手都有可能。在裡面幹活的小太監,都可能在制香的時候,偷偷滴入幾滴附骨子油。 甚至往宮中送藥的藥商,也可能在藥材中做手腳。畢竟附骨子這種毒物很罕見,那些太醫都未必能認識。把附骨子油滲入藥材中,就更不容易被察覺了。 這樣一來,要想追查,簡直難如登天,嫌疑人實在是太多了。 “既然查無可查,就只能‘引蛇出洞’了。”項南考慮之後自忖道。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項南主要在設計黃河大橋、長江大橋兩項重大工程。 自古以來,長江、黃河上都沒有蓋過橋,主要是因為難度太大了。 黃河下游河寬都有好幾裡地,而且水流湍急,泥沙傾瀉,要想建橋十分困難。長江比黃河水文條件還惡劣,不僅河寬水急,而且最深處七十多米。 要在上面搭橋,簡直難比登天,所以自古才有天塹之稱。 但要是不建橋的話,東南鐵路就無法暢通,只能被長江、黃河截為三截兒,那通行效率將大打折扣,所以橋是必須要建得。 只有建了橋,南北交通才能暢通無阻。 自古說得好,隔山不為遠,隔河不為近。可見河流對交通的阻礙,甚至一座大山還大。而交通沒了阻礙,那百姓來往、商品貿易甚至文化流通,都不在是問題。 項南已經派出人去勘察兩河的水文情況,其中還有科學院的洋人們。 項南征服歐洲之後,從各大學校、各科研機構擄掠了海量的人才。比如不列顛皇家科學院、瑞典皇家科學院、法蘭西科學院……加在一起超過幾萬之巨。 全部被遷徙到了京城,被軟禁在西山做研究。他們之中有數學家,有化學家,有發明家、有醫學家、有物理學家,有生物學家,有土木工程師……匯聚了整個歐洲的智慧。 再加上項南這個超級天才,要在黃河、長江建橋,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中國第一座黃河大橋,就是在光緒年間搭建的,從設計到完工用了五年時間。中國第一座長江大橋,是武昌-漢口長江大橋。五五年動工修建,五七年投入運營。 但其實這座大橋,在光緒年間已經立項,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但就是因為當時清朝已經風雨飄搖,根本湊不出造橋的錢,所以才使得這個專案被擱置。 到了民國,戰亂頻發。再加上修橋耗資巨大,長江大橋的修建,只得一拖再拖,到了建國之後才終於開建。 由此可見,在當時而言,在黃河、長江建橋,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因為錢,所以才不好弄。 但現在大清多得沒有,錢還是有的。經過歷年征戰,大清現在擁有四億人口,數千萬平方公里領土,國庫存銀高達二十五億兩,黃金都有五億兩。 另外,中原加歐洲,年鋼鐵產量超過五百萬噸。其中大清鋼鐵工藝最好,但是法蘭西的鋼鐵質量最好。 因為法蘭西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自古便以出產鐵礦石聞名,而且都是富礦,稍加提煉就可以造出不錯的剛鋼材。 相比起來,中國的鐵礦石多是貧鐵礦,要想煉出好鋼可費了大勁了。 而橋樑建設,必須要好鋼,還得要高強度、高韌性還要耐腐蝕,所以為了湊齊鋼材,項南不得不從歐洲把好礦石萬里迢迢運到中原來冶煉。 …… 與此同時,劉墉到了江南之後,先巡視了各地的河堤、國庫、糧庫,又考察了一下當地的官風吏治,風土人情。 做到基本有數之後,隨後才開始查董舉人一案。 而第一件事,就是開棺驗屍,重驗被害人李小富的屍首。 因為這件案子的根由,就是李小富死於毒殺。但如果屍體檢驗沒毒,那整個案子也就是個冤案,所有的推理,所有的審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