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懷決定趕在難民東撤之前離開商洛返回泌陽的前夜,蕭燕菡與張雄山、鄔散榮、蕭泫等人率八千人馬經洮源南下的訊息傳到商洛城中。
聽到這一訊息,董成非常的震驚,感到不可思議。
徐懷年前已經正式向朝廷上奏表,舉薦董成出任京襄路提點刑獄公事。
除了路監州縣涉及官民的刑獄公事外,徐懷希望能有一個為士臣群體容易接受的人物,負責聯絡、監察朝廷在京襄所委任的各級官員——
這裡面涉及到朝廷規制與楚山新政銜接的問題,除了董成之外,徐懷暫時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紹隆帝暫時還沒有鬆口接受徐懷的舉薦,董成目前以客卿的身份在徐懷身邊出謀劃策——除了蕭燕菡生下小郡王蕭柏等極個別秘辛事外,董成目前也已經參與到京襄禦敵大政方略的商討與制訂中來。
張雄山前往隴西遊說契丹殘部????????????????從岷山以北南遷到瀘水一帶,在制司並非絕密;徐懷也不止一次在送往建鄴的奏章裡提及赤扈人一旦受阻於正面戰場,將有迂迴進攻大理等國的可能。
董成雖然知悉這事,但他以為契丹殘部絕無可能會被輕易說動,故而這時尤其的震驚:
“契丹先遣八千人馬,且多半數為婦孺,兩個月事就從洮源南下以趨瀘水?訊息確實無假?”
瀘水位於大理之西,乃長江之正源,漢末蜀國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一句“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曾有提及瀘水而為世人廣知;而洮源位於隴右洮水、岷山之間,從洮源以趨瀘水,將透過吐蕃諸部控制的西蕃高地的東部地區。
董成熟讀史料,深知前朝中前期乃是中原歷代以為最為鼎盛、強大之時:
前朝中前期在統一中原、問鼎天下之後,相繼平滅、征服東西突厥、高昌國、薛延陀、中天竺、獠人、契丹、百濟、鐵勒、高句麗等國。
即便到玄宗時代,前朝國力有所收縮,但還成功平滅西南蠻、突騎施、後突厥、大小勃律、石國。
然而前朝卻始終未能真正征服或打服過吐蕃王朝。
不僅相當長的時間裡,河西、隴右、安西等地都被吐蕃吞併,國都長安甚至一度陷落吐蕃騎兵之手。
這裡面一個關鍵的原因,乃是後世稱之為青藏高原的西蕃高地,在中原精銳步騎眼前是飛鳥難渡的天塹之地。
前朝與吐蕃的多次大規模會戰,雖然勝多敗少,但主要集中在對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區的控制權的爭奪上,戰場主要集中在河西、西域及周邊地區,並不涉及吐蕃統治核心的西蕃高地。
中原精銳步騎最深入西蕃高地的一次大會戰,南距青海湖也僅有數百里而已,而那一仗中原五六萬精銳步騎是還被裝備、操訓處於劣勢的吐蕃騎兵打得慘敗。
吐蕃王朝雖說到後期也陷入分崩離析、軍閥割據的局面,迄今還沒有一個政權能再次統一吐蕃諸部,但從岷山、積石山往南,一直到瀘水沿岸,數千裡之遙分佈著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家的吐蕃割據勢力,也不是今日已經勢微的契丹殘部能輕易征服。
更不要說地勢上有如天塹之途的巨大障礙了。
契丹殘部八九千人馬且大半是婦孺的先遣人馬,就這樣踏上南下的征途了?
董成第一念頭就是契丹人瘋了,而冷靜下來也不禁揣測徐懷是不是有別的手段說服契丹人甘冒如此風險。
張雄山兩個月前在洮源籌措南下之事,倉促間難在密函將所有的微妙之事都說透,蕭燕菡對契丹殘族內部的矛盾也沒有說得多詳細,但看到密函所述,徐懷卻不難想象蕭林石等人的難處。
說到底共富貴難、共患難也絕非易事。
契丹殘部不足十萬族人,這些年顛沛流離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