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墓中所出土的麻布紋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175年)墓內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聯罐、水井、燻爐和鬼灶,熹平五年(176年)墓中發現的青瓷罐,還有與朱書“初平元年”(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紋四系青瓷罐。這些有確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發現,使我們確信,我國瓷器的發明不會遲於漢末,把它定為東漢晚期,不僅有大量的考古資料作為依據,也是比較確切的。
浙江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瓷土礦藏,而且瓷石礦的埋藏一般距地表不深,易於開採。浙江的瓷土,主要是一種含石英——高嶺——絹雲母型別的偉晶花崗岩風化後的岩石礦物。風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長石,風化程度高的則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這就形成了天然有利的條件,只要用這種瓷石作為主要原料就可以製成瓷胎,這類礦物的含鐵量較高,適宜用還原燒成。在還原氣氛影響下,高價鐵被還原為低價鐵,低價鐵的助熔作用很強,有助於瓷胎在較低的溫度下燒結。
瓷窯工在長期的制瓷實踐中,對原料的選擇,胚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燒成等技術,在東漢晚期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和提高,為瓷器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從瓷窯遺址周圍的自然環境觀察,一般都具備著較為充足的水力資源,加上當時已普遍採用腳踏難和水碓的情況,所以這時很有可能已用水碓粉碎瓷土,以提高坯土的細度和生產效率。在上虞帳子山東漢窯址的發掘中,發現了陶車上的構件——瓷質軸頂碗。這種軸頂碗內作臼狀,壁面施以均勻的青釉,十分光滑;它的外壁成八角形,上小而下大,鑲嵌在輪盤的正中部位,加於軸頂上,一經外力推動,即可使輪盤作快速而持續的旋轉。這種相當進步的陶車裝置與熟練的拉坯技術的緊密配合,使瓷器的器型規整而功效提高。這一切說明,浙江成為我國的青瓷發源地不是偶然的。上虞縣小仙壇東漢晚期窯址出土的青瓷,質地細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溫燒成;器表通體施釉,胎釉結合得相當牢固;釉層透明,螢潤光澤,清澈淡雅,秀麗美觀。
此外,在上虞、寧波的東漢窯址中還發現有燒製黑釉瓷器。在湖北、江蘇、安徽等地的漢代墓葬中也曾出土過黑釉瓷器,特別是安徽省毫縣建寧三年(170年)等紀年墓中黑釉瓷的出土,證明它的燒造時間應在東漢的中晚期。很顯然,這種創新產品,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劑都是鐵元素,經高溫燒製後,呈青綠色或青黃色,所以稱為青瓷。在工藝技術上設法排除鐵的呈色干擾,就是白瓷;相反,加重鐵釉著色,便成為漆黑閃亮的黑瓷了。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江南瓷業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期,制瓷業有了很大的進步。東起東南沿海的江、浙、閩、贛,西達長江中上游的兩湖、四川都相繼設立瓷窯,分別燒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以浙江越窯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發展最快,窯場分佈最廣,瓷器質量最高。江蘇宜興、浙江溫州、浙江金華以及川、鄂、湘、贛等地的青瓷燒造,也都各有特色。兩晉時金華婺州窯在粗質瓷胎上首先應用了化妝土。東晉浙江德清窯的產品中出現光亮如漆的黑釉瓷。在南方青瓷器中出現了褐色點彩乃至釉下彩繪新工藝。北朝後期,在北方出現了白釉瓷器。這一階段除了龍窯的改進,北方出現許多饅頭窯燒製瓷器,許多新型窯具出現了,例如高大粗壯的各式墊具、坯件疊燒時用的各種間隔具,還有精微的泥點託珠、盂形墊具、三角形分叉窯具,等等;南方瓷業中出現了最早的匣缽燒造。這一時期青瓷發展到極高水平,併為“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從西晉八王之亂到十六國混戰的一百多年間,北方一帶兵連禍結,經濟凋敝,手工業極端衰落。因此,這一段時間,制瓷工藝一直獨讓南方專美。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