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伯利亞廟街小城,吳孝良正在主持一次小型會議,接到段祺瑞密電後,似早有預料般的一拍大腿,冷冷道:
“日本終於還是動手了!”
說罷看了眼梁遇春,又說道:
“馭聰,如何?日本人果真將目光從西伯利亞移開了!在我們這裡得不到的東西,他們會在南邊變本加厲的拿到!”
方其道似乎在添油加醋。
“這一次他們可以面子裡子都拿到,如果北洋那些大佬們拿不出讓他們滿意的方案,恐怕是難以善罷甘休!”
吳孝良點頭贊同。
“不止,依我之見,目前為止,他們都未必知曉日本因何不宣而戰。”
梁遇春漲紅了臉,他突然覺得日本在天津的瘋狂舉動似乎與自己此前的貪功,有著某種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或許真如吳司令所言,三家不輸不贏,才是這場戰爭真正最好的結果。只是事已至此,假設無益。
“各位,遇春願率本部人馬入關與小日本決一死戰!”
方其道毫不客氣的批評道:“魯莽,胡鬧,綏東軍目前乃是遠水不解近渴。再者,你如何南下?張作霖會乖乖放你透過?別忘了,他與日本人的密切程度,遠勝於國內其他軍閥,並且他急需取得日本的支援已達到控制東三省的野心;你過境吉奉兩省,能保證不是送羊入虎口?”
梁遇春憋了半天,終於又擠出一句。
“那我們該如何做?”
第267章 原敬上臺
“出兵!日本鬼子在哪裡,我們綏東軍的身影便出現在哪裡!”
吳孝良斬釘截鐵,一瞬之間他下定了出兵的決定,據說日本人此番有意割佔山東,前世的中國正是因為一味的軟弱退讓,才給了日本人膽子搞“九一八事變”,乃至後來的“七七事變”。既然他吳孝良來到了這個時代,那就要做出些改變,哪怕是隻能激起一點點國人小小的抵抗聲音,也不虛此行。
方其道聽後,則極力阻止,“維中萬萬不可如此,綏東形勢不穩,一旦率兵入關極有可能出現反覆!”
吳孝良緊緊的盯著方其道雙眼,他覺得這位曾經敢於對抗強權的熱血青年,自湖南一役回來後就徹底變了,變得圓滑、老練、世故,他搞不懂一個人怎麼能改變的如此逆轉,如此徹底。他曾探尋方其道在湖南發生了什麼,但最終一無所獲。
他也知道從實際出發,綏東軍的確不宜再有大動作,西面有張作霖這個準岳父虎視眈眈,北方有白俄、蘇俄以及日軍武藤殘部,一個不小心就有一敗塗地的危險。他也清楚的明白綏東軍能夠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發展成幾日之規模是多麼的不易。但是……
“我們不能忘了根本,我們首先是中**人,然後才是綏東軍人,如果日本人要挾北京割讓山東,諸位能眼睜睜看著嗎?我們收復綏東,卻因此丟了山東,這有意義嗎?”
日本人亡我中華之心不死,這次事件如果不強硬對待,中國政府過分軟弱的話,搞不好便會發展為其提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催化劑。想到這裡,吳孝良不禁毛骨悚然,他決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原本只想以綏東之力迎接日本人的怒火足以,卻沒想到他們如此狡猾,柿子專挑軟的捏。
還有準備勸上一勸,吳孝良擺手制止道:
“勿須多言,先回海參崴,然後整軍出兵!”
日本東京都,時間回到半個月前,寺內正毅丟擲的重磅炸彈,將整個日本整個重臣高層震的不知所措,尤其是薩長藩閥幾乎集體失去準確判斷,極力阻止裕仁皇太子也就是未來的昭和天皇代大正總攝國政。
但是,把持內閣的薩長官僚沒料到,很快便有元老重臣表示了對裕仁的支援,首先是明治勳臣西園寺公望在內閣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