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生的關係,我們以為兩性生活,是除當事人之外,沒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縛,……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們不是一切的舊禮教都要打破嗎?”

就這樣,林子軒、胡拾和魯訊都在上海生活,只是他們的交往變少了。

每個人身邊都聚集著一批文學青年,把三人當作導師,走著不同的道路,並且漸行漸遠。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重要的一場演講

1935年10月12日,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佈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林子軒。

林子軒獲獎的作品為《1984》。

獲獎理由是:他以深刻的洞察力,無與倫比的寫作才華,冷峻的筆鋒,表現了世界的困境和對未來的擔憂。

進入30年代,隨著林子軒寫出一部部經典小說,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呼聲越來越高。

這給諾貝爾評選委員會很大的壓力。

以前還能以林子軒年輕,寫作的小說大多以西方為背景,富有爭議性等理由來拒絕。

可隨著《京華煙雲》、《圍城》、《蘇菲的世界》、《等待戈多》、《五號屠場》等一批小說在西方的出版,那些理由已經不再成立。

每年到了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時間,林子軒都是備受矚目的人物。

一旦獲獎者不是林子軒,評選委員會就會遭到媒體的批評,讓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鬱悶不已,他們是無辜的。

或許是真的不想忍受這種壓力,在林子軒35歲的這一年,評選委員會選擇了林子軒。

訊息傳到國內,媒體沸騰,這是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榮譽。

相對於媒體的狂歡,林子軒卻高興不起來,他此時出國領獎將會有極大的危險。

由於這些年和日本的鬥爭,日本已經不止一次的企圖刺殺他,在上海投靠日本人的漢奸甚至成立了專門針對他的機構。

林子軒只有在法租界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

日本只是其一,上海的各國情報機構都在監控著林子軒的一舉一動。

自從《高堡奇人》被各國重視一來。尋找這本小說作者的行動一直都在進行之中。

美國情報機構剛開始以為《高堡奇人》出自美國人之手,調查重點放在了生活在洛杉磯的美國人身上。後來有位語言學家仔細分析了小說的手稿。

他認為這部手稿的用詞造句有著東方人的習慣。

於是,美國情報機構在國內十所大學裡做了一個實驗。讓來自日本、中國和印度的留學生分別寫一篇文章,內容不限。

他們以此來分析東方人和西方人用英語寫文章的不同點。

中國人習慣了寫文章的時候在腦海裡先出現中文,然後把中文翻譯成英文,如此寫出的英文就帶著中文遣詞造句的特點。

透過大量的對比,美國情報機構把東方人列入了調查之列。

因為《高堡奇人》裡有大量日本人的內容,他們把調查重點放在日本人身上。

隨著林子軒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美國媒體把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論文拿出來熱炒。

事實證明,林子軒的論文非常出色,美國的確陷入了經濟危機之中。這說明林子軒不僅擁有寫作天賦,在經濟學上也有敏銳的眼光。

這件事引起了美國情報機構的關注。

他們把林子軒的畢業論文和1929年的一起美國股市的操縱案聯絡到了一起。

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被認為是人為操縱的結果,給美國造成極大的損失。

他們調查了林子軒在美國的行蹤,發現1925年《高堡奇人》出現的時候,林子軒正在美國,雖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