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不變呢?如果要使我們的信念常住,就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去做、去實行,在不斷的實行中,或許會遇到挫折,會遇到失敗,也或許會得到成就感。但是如果你一旦跌倒了,沒有一蹶不振的話,你的信念將會因此而更加堅定,這就是常住無間!
所以為什麼聖賢要說知行合一?只知不做終歸虛談,而只做不想則太過魯莽。當你有一個信念、有一個善念,要如何去達到它呢?那不是三天兩頭的事,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行,終其一生,直到蓋棺論定,方能夠論成就。
修煉其實就是修道,就像涅槃真火是基於萬般功德於一身,利用天道輪迴之力化作鳳凰之火,非大功大德之人不可持有。遇到每一個瓶頸,都是成長的時候。不要每天都只看到表面的自己而已,修道要深入,做人也要深入,做人不能只做表面,這樣別人也會以表面來對你們。
修道沒有止境的時候,休息是內心的休息,不是腳步的休息、腳步的淡然,腳步要積極,可是心境要淡泊。辦事需要眾志成城,可是,不要為自己來爭功奪名,辦事的時候要無所為而為,上天自然給你力量無窮,有所為而為就總是力不從心。所以要傳燈,傳這個慧命,傳這個千年的燈塔,指引著眾生一直走下去。
天上果位人間定,但若是為果位而有所打算,就不是果位了,因為心有所動就不是道了。
突破生命極限,打破生滅定律,與萬物溝通,萬物與我一體,人的一生,追求何其多,修真就是一種捷徑,就是一個夢想!
劉君懷陡然間睜開眼,眼神之中清明一片,這一刻他彷彿看透了世間萬物一般,他的確沒能明悟修煉的本質,所以他當然也無法掌握法則,但是他感受到了一絲法則的波動,他隱隱感覺自己把握到了一些東西,但卻無法抓住,他很肯定的是,只要自己能夠把握住這一絲感悟,他必將領悟法則。
此時此刻,劉君懷將一切興奮、憤怒、不甘、怨恨、收穫驚喜都壓制下來,化為平靜之時,他感覺自己的整個心境,都在昇華。
此刻,劉君懷心中平靜如水!第一次清晰的感觸到了心念的力量,他在與自然相契合,自然無為,天人合一,因而對於自然的感悟才是他此時的想法。
這世間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或許就是這個世間的主宰,它既是生靈,又是神靈,既能成為生靈,又可化為神靈,一切的一切,就像一個大圓盤,不存在所謂的孰強孰弱,強與弱皆不過眼前雲霧,飄渺不定,根本不存在永遠的強與永遠的弱。
突然一陣風吹過,劉君懷看見不遠處的一棵樹上樹枝左右搖擺,片片黃葉掉落,猛然間他體悟到天地之間本來時時刻刻就是陰陽在轉換交替,地上的熱浪湧上高空凝聚成雲才會下起小雨,樹上的黃葉經過風的吹拂才會掉下樹枝,化著春泥養護大樹。
太陽高掛的時刻才是月亮到來的開始,一切的一切都是盛極而衰,只有陽發展到極致才能轉化為陰,同樣只有陰的極致才能轉化為陽,陰陽既是相生又是相剋。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迴圈,天道之理,原來這就是生死二意,生死輪迴,不死不滅,我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
摻雜著一絲時間道紋的輪迴法則在劉君懷的識海里徒放光明,這輪迴的法則不是佛定的,不是神定的,也不是閻羅王定的,更不是人定的,只是一種自然執行的現象。廣大流行、包羅萬有,甚至不定外在的法則,而是所有眾生與生俱來,內在的一種生命特質。
就如同覓食與傳宗接代的本能,是所有眾生的天賦使命或能力。任何眾生只要一旦為眾生,或者說任何生命的本質一旦投射在六道的生命形態時就註定了輪迴的命運。
隨著識海一片澄明,劉君懷身上的鳳凰神火火焰溢滿全身,一股恐怖的氣息陡然間瀰漫而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