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正確,但一百多名屬下目瞪口呆看著他們的主帥。
所謂的軍船不過五艘,每艘可以載運三十匹馬、三十名戰士、以最好的狀況來說,這不過是一支一百五十名騎兵的軍隊。
“不覺得我們人太少了嗎?”
“為什麼不跟範賴的軍隊會合後,再進行海戰呢?”
這是每個人的疑問,就連一向堅信義經的弁慶,眼神裡也閃爍著這個疑惑。大家都沒開口,然義經不是笨蛋。面對這個問題,他可是有備而來。
“根據漁夫打聽的情報,平家的軍隊為了警戒範賴的大軍登陸,派了很多軍隊分散在海岸線防禦,但海岸線太長了,留守在屋島本營的平軍,估計絕對不到三千人。”義經精神奕奕地宣佈這個“好訊息”:“海岸線這麼長,我們隨意找塊地方登陸,然後衝馬到屋島本營。平家總以為我們源軍會從海上大剌剌過去,所以軍力配置都放在海上,一定沒有料到我們從背後陸地翻山過來,殺他個措手不及。”
義經本以為會看到大家振臂狂呼的畫面,卻只見到大家面面相覷。
什麼啊!這樣不就是以一敵二十的局面嗎?
對方還是以逸待勞的姿勢呢!
“想想一之谷,我率領三十騎兵就殺得三萬平軍哭天搶地,區區三千人,怎能抵擋!怎能抵擋!”義經瞪著大眼,用力拍拍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