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的道:「回聖上,那是拙荊。」
「咳咳,你家夫人?朕怎不知你何時娶親了?」徐知勤身為忠勇侯世子,若娶親是一定要上報朝廷的。
「雖尚未拜堂,然家訓不敢違。」
皇帝一怔,終於想到了某件事:「唔,愛卿還真打算娶個丫鬟為妻?」
忠勇侯府那神奇的家訓他是聽說過的,而且也多少明白原因。
忠勇侯夫人過去乃是忠勇侯之通房丫鬟一事並非秘密,當年忠勇侯因不願迎娶公主,便稱如今的忠勇侯夫人為自己髮妻。
先帝明知他的欺瞞,然一來苦無證據,二來大齊國還需要他守護,再則先帝的女兒,也就是當今皇帝的皇姊和韻公主直言不喜忠勇侯,卻與忠勇侯夫人成為手帕交,以上種種因素使得先帝最後不得不放棄將公主塞進忠勇侯府的念頭。
然儘管身份天差地別,忠勇侯夫婦仍伉儷情深,二十年來始終如一。
且忠勇侯自己不納妾也就罷了,之後更立下家訓,嚴禁子孫與府裡丫鬟發生關係。倘若有人違反,只能選擇娶那丫鬟為妻,或是將她遠遠發賣。
徐知勤既然提到家訓,就代表那名孕婦是他府裡丫鬟,而且他真的打算娶對方!
「唐氏博學多聞,通曉數種洋文,這一年多來伴微臣在海外漂泊,又翻譯了不少洋人的著作,微臣早已離不開她。更遑論她還是微臣長子女之母,豈能有負於她?」徐知勤極難得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
「行了行了,瞧你緊張的連話都變多了,朕難道還會不明白你的心意?」哎,不就是怕他又塞公主給他嘛!「朕知道你們侯府不大在乎禮俗,但你既然喜愛那位唐氏,還是儘早將她娶進門,莫讓她名不正言不順的。」
「臣遵旨。」徐知勤難得這麼樂意說出這三個字。
「唉,朕其實也挺想將位公主嫁進忠勇侯府裡的。」皇帝有些感慨。
這年頭年輕有為的官家子弟可不好找了。
徐知勤繃著臉道:「聖上,您的皇姊們均已出嫁,而長公主年方八歲。」
別鬧了,皇室現在根本沒有可嫁之女好嗎?
「咳,愛卿五弟今年正好九歲不是?」徐知勤是趕不上了,不過也還有其他選擇嘛。
「此事聖上儘可與家父商議。」徐知勤是標準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反正只要不要叫他娶公主,其他他都沒意見。
「算了吧,聽說忠勇侯壓根不管你們兄弟的婚事。」皇帝意興闌珊的道。
他如今算是看出了,忠勇侯府或許算不上對大齊忠心耿耿,卻也沒什麼反意,只要別試圖干涉控制他們,在為國為民的前提下,他們是很捨得付出的。
「聖上也可以收唐氏為義女或義妹。」徐知勤提議。
這樣不就能「把公主嫁進忠勇侯府」了?
「想得美。」皇帝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你以為公主是可以亂封的?」
徐知勤沒答話,卻一臉「難道不行嗎」的表情。
也難怪他是這態度,前幾年皇帝才封了喬家的一個丫鬟為義妹,並讓那位義妹下嫁給富商喬柏容。
後來喬柏容成了大齊國皇商,生意遍佈全國,徐知勤在辦洋務時便沒少和那位喬駙馬合作過。
「別做夢了,芳公主的事是朕母后的意思。」皇帝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毫不猶豫道。
此事乃皇家機密。據母后所言,那位芳公主極有可能是他流落在民間的同胞妹妹,再不濟也是他表妹,因此當太后向他提出要求時,他便爽快的答應了。
至於現在這位唐氏和他非親非故,他何必自找苦吃,頂住皇室宗親的壓力,封她為公主?
封個公主雖然沒什麼大不了,但皇室每年卻得發俸祿給她們,那也是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