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侍衛進來彙報說有一書生前來拜訪。
出現這種情況,還要從數日前說起,自從得了關中之後,司馬遹就感到身邊的額人才太少,尤其是缺少一位真正的謀主。
因此,司馬遹為了招攬人才,他入主關中釋出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唯才是舉令。
凡是有才華的人皆可到關中太子府自薦,司馬遹將不問出身根據才能大小予以安排。
幾日來,倒也有一些寒門子弟衝著太子的名頭前來投靠,但總是沒有讓他眼前一亮的角色,大多數都是些一般的人才,只能充當一些中層或者底層的職務。
看來寒門子弟跟世家大族比起來,在人才素質上有著巨大的差距,若是不能推廣全民教育,大幅度提高庶民的文化程度,想要依靠寒門子弟壓倒世家門閥根本就是妄想。
雖然此次司馬遹仍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他依舊穿戴好衣服恭恭敬敬的到門口迎接。來到府門前,就看到一位二十多歲左右的文人,正瀟灑自如的站在那裡,欣賞著四周的景色。不知道為什麼,司馬遹看到對方的第一眼就覺得此人不凡,純粹就是一種感覺。
司馬遹上下打量了一下,只見眼前文士神情謹重嚴毅、氣度雄遠悠然,不由拱手道:“敢問先生是何人?”
來人轉身看到一位瑰姿俊偉青年在詢問自己,趕緊拱手道:“在下是冀州張賓字孟孫。”
聽了來人的話,司馬遹腦袋嗡的一聲就炸開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今天竟然網到一條大魚,此時他腦海中不斷重複著一句話:老子的謀主來了!
張賓,字孟孫,邢臺內丘人。十六國時期後趙大臣、著名謀士和政治家。
張賓胸懷大志,謀略過人,輔助石勒建立後趙,並訂立各種國家制度,被石勒任命為大執法,專總朝政,位冠僚首。
張賓為官清廉,謙虛謹慎,任人唯賢,禮賢下士。深受皇帝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後,朝廷追封為“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
史載其“算無遺策、機無虛發”,為五胡十六國第一流的謀士。
話說張賓怎麼會到關中投奔司馬遹?原來張賓家裡雖然不是什麼世家大族,但也衣食無憂,他的父親張瑤,曾任中山太守。而張賓自幼好學,“博涉經史,不為章句,闊達有大節”然而,自從他父親去世之後,家道敗落,導致他鬱郁不得志。
在惠帝登基後,張賓經常常對其兄弟說:“吾自言智算鑑識不後子房,但不遇高祖耳。”
直到太子在新城推行新政才將張賓的注意力引到司馬遹身上,但是那個時候張賓不認為太子能夠扛得住來自世家的打壓。然而後來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太子不但頂住壓力在新城成功推行了新政,還趁著關中之亂一下子龍入大海。
如此一來讓張賓對太子刮目相看,因此經過再三考慮之後,他便對自家親屬說:“吾歷觀諸人多矣,獨太子可與共成大事!”因此他拜別家人獨身一人來到關中投奔太子。
“孤得先生甚喜於得關隴!”
當司馬遹得知眼前的張賓就是歷史上石勒麾下第一謀士後,頓時大喜過望,雖然歷史上此人助胡人成事,但在這個時空,司馬遹的到來改變的原有的歷史,而張賓也提前數年出山。
司馬遹高興地說道:“本來應該為先生準備一個歡迎宴會,只是關隴新定,各種事情層出不窮,大家忙的是腳不沾地,等日後有暇,再為先生接風洗塵。多有怠慢,還讓先生海涵。”
“殿下客氣了!”張賓微微一笑只是點點頭不再言語了。
正在這時,一護衛上前說道:“殿下,歐陽大人、解大人、江大人等幾位大人正在議政堂等候。”
“孟孫先生真是抱歉,你剛來就碰到這種事情,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