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腮幫子都疼的厲害。年秀奶奶不懂得如何醫治,只說會自然消退,後來也確實很多沒有醫治的孩子都自然恢復了。

父親看我腫大的腮幫子,心疼我吃飯都吃不下的樣子,聽聞上壠農場有一位醫生可以醫治,而且立治見效,就騎著腳踏車載著我去找那位醫生。事實上父親並不知道那位醫生家的地址,一路都在問人。去林場一路都是上坡,父親始終沒讓我下車,瞪著累了就推著走,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位醫生,醫生只在腮幫子處注射了一支藥,果然很快就覺得痛苦消減了很多。父親感謝那位醫生的同時,望著我有些平靜的樣子,或許心裡也平靜了很多吧。回家的路都是下坡,父親載著我一路快奔,我只記得我腫的碩大的腮幫子漸漸有了知覺,不那麼硬邦邦了。

196 等“豬油風”過去,我們重新恢復了活潑的天性,去山上覓食的習慣又重新得到舒展。有一種在馬鞍腰才有的高大喬木,我們並不知道它的學名,只知道它會在春天落下滿地的“雞爪子”,那是一種灰褐色的枝角,很像雞爪子,但是富含糖分,非常甜美,那種味道還帶有微微的木香,是我們春天最愛的山果。往往一幫孩子鑽到馬鞍腰的樹林裡,到處找這種喬木,因為力氣小還不足以撼動樹幹,就只能撿拾掉落在地上的“雞爪子”,但對於那些尚有很多“雞爪子”在枝頭的喬木,總會做好標記,記住其位置。

在下山的梯田中央,有一顆茂盛的文株樹。等到文株成熟的時候,我們都會帶長竹竿去敲落那些棕黃色的果實,撿回家去讓母親做成豆腐。文株豆腐相比大豆做成的豆腐,更加香郁,但是卻成不了塊塊,容易碎,顏色也不白,總是麻青的帶有雜質。

197 撿拾“雞爪子”的地方再往上就是“沈家裡”。雖然在我小時候,那裡已經不住人了,但是作為一個地名卻始終被山村人銘記。我對那個地方憧憬和嚮往了很久,但終究至今也沒能上到那裡,去看看那裡的樣子。我在幾年前的一篇沒有完成的小說裡,寫到過自己對於沈家裡的想象,或許只有幾片斷牆,或許只有一些晾衣杆,但現在過去多年,應該早已經長在濃密的樹林裡,見不到真容了吧。但卻正好,可以新增我對於那神秘之處的遐想。

沈家裡住的沈姓人家,現在散住在鄒家坊裡。說起來住在鄒家坊的人家的姓氏並不多,最多的是鄒姓,劉姓住在上萬組,邱姓住在龍里屋,剩下就是王家和沈家了。我問起過父親為什麼沈家過去住在深山裡,父親也不得而知,他只說或許是馬鞍腰山頂那片家墓的守護者。我有些震驚,如果當真如此,這段故事一定可以寫出驚天動地的傳說,只可惜早已經無從考證了。我的一位外婆就是沈家人,沈家搬到山下來住時,有一戶人家的父母都去世了,幾個孩子都被幾家分著收養,如今那些孩子都已經長大成家,他們的後代或許都已經忘記自己曾經住在那個叫做“沈家裡”的深山裡了。

198鄒姓人家在村裡最多,自然大多時候都有群體優越感。我記得有一年的春節過後,鄒真家裡突然回來了一位親戚,那是為年近古稀的老者,是鄒真奶奶失散多年的哥哥。當那位老者回到鄒家坊時,很多還記得這位鄒姓老人的長者都擁擠到鄒真家,感嘆世事變遷,恭維老者的成就。那位老者原本是抗戰時期被國民黨軍隊抓去做壯丁的,但解放之後跟隨解放軍去了遼寧,此後一直在遼寧生活,據說也算是個高階官員。多年之後終於得償所願回到這個寂靜的山村,沒有太多變化和發展的山村應該很多都還是他出走時的模樣。

他的歸來讓山村裡有些沸騰,那時校長都安排我們在學校的門口列隊,舉著紅花環,大聲喊歡迎歡迎。我那時似乎認為這是一種衣錦還鄉的榮耀,覺得那位老者非常了不起,卻理解不了他站在相親們面前流下的淚水裡包含的眾多的情愫。

199 自從見過那位榮歸故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