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弩一下也不能用。這是特戰隊的斬首行動,齊少石是絕對掌握的。分兵衝擊中軍,快速斬殺領兵大將,這是徽州軍的作戰特點,蒙古方面只有少數人瞭解這個作戰特徵。唐元根本不知道,前衝的戰馬,毫無防備的心裡,鋼弩的射程和速度,都註定了唐元的下場。何況這是五十把鋼弩的齊射,唐元連緩和的餘地都沒有,就死在了鋼弩之下,主將死,旗倒兵散。
驚慌的新附軍想的不再是戰鬥,而是如何逃命。戰場形勢大變,進攻的新附軍被打敗,淮西軍開始衝殺,繳槍不殺的喊聲到處響起。已然失去鬥志的新附軍,在這樣的戰鬥下哪有抵抗之力,紛紛開始投降。只有那些還剩下不足一半的漢軍在戰鬥,但他們的人數太少了,根本扛不住圍剿,被紛紛殺死。
午後不長時間,戰鬥結束,只有很少一部分蒙古漢軍和新附軍跳人河水中逃走,其它的全成為俘虜和屍體。當落日前的時候,打掃完戰場清點戰果,讓盧沙武還算滿意。淮西軍傷亡百五十多人,直接陣亡的是五十多人,受傷不足一百人。可是消滅五千蒙古軍,俘虜就有兩千多人快接近三千人了。殺死能有一千多人,只有不足幾百人逃走,算得上大獲全勝。
回到石關鎮的部隊,受到了熱烈歡迎,這可是了不得的戰果。淮西軍立即名聲大震,遠近聞名。隱藏在大別山裡的各路零散義軍,紛紛派人聯絡盧沙武,準備聯合起來。盧沙武出於隱藏的目的,開始使用自己的名“盧俊”。
他本來是字沙武,但徽州軍都遵循小姐的習慣,名、字不分,只使用一個,所以對外很少人知道盧沙武,姓盧,名俊,字沙武。還以為他的名字就是叫盧沙武呢。
對於古人有名有字的習慣,藍玫瑰也知道,在公開場合雙方是公事的關係,一般稱呼名,而只有關係親近的人,亦或是家裡人,或者是非常好的關係,才稱呼別人的表字,以示關係不一般。武將很少有表字,讀書人幾乎都有。中國古人的表字一般都是就學以後,由尊師給起的,也有長輩給起的,還有他些是上官為了表示對下屬的認同,給起他個表字,最少的是皇上御賜的,那樣的表字才是最珍貴的。所以中國的人名被稱為大號,而字稱為表字。
由於藍玫瑰的習慣,讓徽州軍系統之內不是如何注重這些。本來以軍人起家的武將,更不注意這些。盧沙武對外的名字就開始稱呼盧俊,這樣一來還真沒有人把盧俊和大名鼎鼎的徽州軍中央軍軍長,盧沙武聯絡起來。置於葉晴更是被這些外人稱為盧夫人,取消了徽州軍的番號,也沒誰再稱呼參謀長,都稱呼為副都統。
脫脫查干接到了舒州的報告也吃驚不小,他根本沒想到這個淮西軍這樣厲害,五千軍隊被消滅,只逃回了三百多人。瞭解了一下情況,並不清楚這個盧俊是何方人物。立即準備調動兵力,通知淮西鎮撫使色勒莫調集軍隊,準備大軍進剿石關鎮的淮西軍。
色勒莫接到大帥的命令也很憤怒,這些漢人就是該殺。大元朝已經統一了北方和長江以北。這些不知死活的漢人,還是懷念他們無能的大宋皇上,這一次一定要血洗大別山,徹底消滅這些人。
色勒莫為了防止這些抵抗的義軍躲進深山裡面不好尋找,並沒有急於發動進攻,而是開始調集兵力。
向霍山派進五千士兵、舒城五千、桐城五千、懷寧萬、太湖縣五千,五個方向派出軍隊,共計三萬人,準備三面臺圍向石關鎮方向進攻。色勒莫只是用了步兵,沒有動用騎兵.也是因為大別山是山區,並不適合騎兵作戰。為了加強進攻,其它方向全是新附軍,只有在懷寧的一萬是蒙古漢軍。
色勒莫透過情報瞭解到,這個淮西軍只有兩三千人,自己這是三萬多大軍,進剿又是這樣的穩定的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