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作業是必不可少的。
在言的幫助下啊,寧希讓孩子瞭解了作業就等於是他們一天的任務之後,才把這一天的作業佈置了下去——“回家之後,要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同時要教會自己的爸爸媽媽學會你們今天學的東西。”
——一家人晚上沒事情做,這時代也沒啥娛樂,讓孩子充當老師輔導一下家長們的學業,一來是孩子們的功課能夠更穩固,二來家長們的課業也能教起來更輕鬆!一舉兩得!
這樣一來,她只要能夠每天檢查家長們的功課,就知道這些孩子有沒有學會了,畢竟能夠夠教別人了,那自己肯定是學得很不錯了,而家長們肯定是不樂意自己的孩子丟臉的,學得那肯定比她來教更用心。
結束了上午的課程,寧希和言一起吃了些水果之類的東西就全當做了午餐。
部落裡還不富裕,雖然也有人懂得種植,但是一來部落內種植的技術還不成、種的東西量不大,二來那些能夠儲存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部落內的過冬食物,在這能夠得到果子補充的季節裡,大家就需要忍耐忍耐了。
寧希自己是不懂得怎麼種東西的,她自幼最靠近農田的機會,大概就是高中時代的三天學農生涯,不過那個時候嘛……與其說是學農,不如說是集體組織的另類農家樂。
不過即便如此,寧希還是打算下午課結束之後過去看看,說不準從電視電影裡面看過的一些知識,就能有效果呢?
上午給孩子們上過課,寧希對自己做老師的能力那是很有自信的。
吃過了午餐,寧希就開始準備起了下午課,木板上字並不需要清理掉,基本上她現在寫的還是要教給這些人的,因為下午第一個班,是部落內的未婚小夥子們,他們可沒有孩子能夠教他們。
這樣的分班也是言考慮到這個時間,也就是這群小夥子忙完了早上的活計,還沒開始第二輪工作而安排的,畢竟他們早上出去後,再出去之前總是要休息休息的。至於已婚的那些人,言當初考慮到結了婚的,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娃,那些重體力勞動就不再分配那些人去,而是把他們更多的分到種植等相對安全的作業上。
有了上午的經驗,寧希一開始上課,就先教了他們如何寫自己的名字。
這事情果然是不管大人小孩都是感興趣的,一群高大的漢子和上午的小朋友一樣,乖乖的窩在那裡,一遍遍的用小木叉寫字。
不過大漢們自然不會同小孩子一樣,期待得到老師“揉揉頭”、“抱抱”的誇獎,不過還是一個個可憐巴巴的在寫完後,希望能夠得到寧希的肯定。
寧希也不會讓他們失望,成年人寫字,因為力道和對身體的掌握比小孩子更好,寫出來的字也比小孩子寫的要好看美觀一些,除了個別實在是寫得看不過眼、或者是筆順全錯的之外,基本上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拇指的。
只是到了學習說讀寫“一二三四五”的時候,寧希徹底囧了——這群人喊得真的是一二三四五?真的不是他們自學成才說了別的?雖然寫的還算是過得去的,可他們喊出來的,這哪裡還是普通話?
——這一群大漢學得一二三四五,已經可以聽得出全國各地的口音了!
黑著臉,寧希一個個的板著他們的發音。
一群大漢也扭曲著臉,努力的學著,只是還是有那麼些個個別,哪怕憋紅了一張臉,還是把四說成十的。
聽著眼前那個名字叫做“猛”的漢子,滿面通紅的大喊著“十”,寧希忽然想到,如果真的學到了十的時候,他是不是就能無師自通了?
一二三四五的學習過程很艱辛,等到有點兒眉目、寧希覺得可以放過去的時候,已經糾正了很久,時間也快要到快下課時分了。
直到這時,寧希才意識到自己的上課進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