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帶領的這個營那更是非常的桀驁不馴,羅建從十七歲開始就帶著幾個村的一百多人從軍,跟著老帥在東北大地上征戰,也出關打過好幾年。當然,仗打的有勝也有敗,他羅建卻既是猛將也是福將,打仗的時候很會動腦子,總是佔便宜的時候多,吃虧的時候少。直奉大戰的時候,他帶著一個排二十多個人硬是堅守陣地三天三夜,竟然只有七個人受傷,一個人都沒有死。他帶著二十多個人回來後,馬上就提拔為副連長,然後又是繼續打,到他們退回東北的時候,他已經是營長了。
羅建的營幾乎都是親戚兵和鄰居兵,大小羅村、鄭家灣和陳家村的青壯年,只要能扛槍又不想種地的,一個一個的都投奔了他。因為打了快十年的仗了,羅建帶兵“不打吃虧仗”的名聲早就出去了,加上老輩人的竭力推舉,只要是不願讀書、不願種地、不願營商的那些男人,都被送到羅建這裡來當兵了。當年羅建還被老帥親自接見過一次,拍著羅建的肩膀說:“媽了個巴子的,你這個小子太會打仗了。好好的幹,以後給你更大的官來做。”
結果,剛做到營長的羅建,就得到老帥被日本人給炸死的訊息,把他氣得夠嗆:你個小日本的,這不是把老子的官運全部都炸沒了嗎?我入你八輩子的祖宗都不夠!
雖然,少帥對立過戰功的老兵沒做什麼大的編排,但是少帥畢竟有他自己的一班子人馬,而且還要聽他拜把子大哥老蔣的。東北軍中就開始也摻水了很多人,羅建的營也慢慢的成為了雞肋一樣的隊伍,惹他們誰也不敢或者不願,但是他們什麼好差事也沒有輪上。只是在軍餉、給養這些方面還不錯,靠著瀋陽城,還算是一個富裕的地界。所以,羅建他們這個營還能吃香的喝辣的。
其實,倒不是羅建他們的人喜歡惹事,只是他們對日本人特別的恨,只要是佔點理了,那一定要狠揍日本人,就是不佔理了,也要想辦法變出個理來。營裡有了陳霜那就是如魚得水,陳家村的人出關以後做師爺的人很多,天生的能言善辯,而且詭計多端。
再加上營裡其他幾個軍官,都是在戰場上的血水裡爬出來的主,沒有一個怕死的。一連長羅鳳是跟著羅建一起出去的,算是本家的兄弟了,他打仗的時候就知道往前衝,拉都拉不住,一臉的橫肉中滿是不服氣的神情。二連長陳默看起來文質彬彬,但是卻沒有讀過幾天書,只是不愛說話,喜歡想心思琢磨著整人,對付日本人就數他的鬼主意多。三連長鄭沙鷹是羅建第二次出關的時候找到部隊來的,先給羅建當勤務兵,沒想到第一仗就讓他出名了,一聽到槍聲,鄭沙鷹就忍不住的手癢癢的要命,根本不聽羅建的命令,從一個死去弟兄的手裡拿過沖鋒槍就躍出戰壕,拼了命的向敵人邊打邊喊,那架勢把對面的敵人嚇傻了,馬上潰退下去。羅建一看就讓他別做勤務兵了,給了個班長去做。
機槍排的排長叫陳二楞,那是陳霜的親兄弟,本名叫陳志,但是羅建看這個弟兄抱著機槍玩命的樣子,就給了個諢名陳二楞,結果最後全營就知道陳二楞了。機炮排的排長是羅建的一個堂弟,叫羅旺。本來只有機槍排,沒有這個機炮排的,但是戰場上羅建他們繳獲了三門小鋼炮,羅建就又給配了幾挺輕機槍,組成了一個機炮排,把在警衛排當班長的羅旺安排做了個排長。
羅建原來只有一個警衛班,都是幾個村裡很有威望的老輩人的直系子孫輩的孩子。羅建讓他們跟在身邊,一來是保護他們,二來警衛班的伙食更好一點。但是,這些孩子都有那幾個村百年來的血性,打起仗來同樣的熱血沸騰,“嗷嗷”叫著去最危險的陣地。而且,越來越多這樣的子孫輩的孩子們來了,羅建就把警衛班建成了排,排長是鄭月庭。
1931年的東北硝煙瀰漫,各方勢力角逐,少帥後來搞了個“東北易幟”,為國家統一做的夠東北人的血性,就為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