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
·
蘆川城,求劍會館。
道場邊上,有十餘位氣息鋒銳修士盤膝而坐,雙眼一瞬不瞬,就看向道場中去。
那裡,有兩名修士正切磋。
若是尋常人看,只能見到兩條翻飛人影,又如兩團異色光芒,時而碰撞,時而交錯。
金鐵交鳴聲“鏘鏘”不絕,綿密時如細雨,急促時如鼓點,有許多劍光穿梭不定,看得出是極精妙劍法,彼此試探,又彼此比鬥、交流。
殺機倒是並不重。
約莫幾個呼吸工夫,只聽一聲尖利聲響,半截劍鋒折斷,跌落出來。
與此同時,兩條人影分開,一人手持斷劍,苦笑不已,另一人則靜靜站立,無波無瀾。
道場邊上,旁觀之人也紛紛說道:
“雲道友好劍法!”
“此回又是雲道友獲勝了,我等不如也!”
“秦道友撐得五個呼吸,比上回卻多了一個呼吸,卻是進境不少。”
“看來只得等姬文道友歸來,才能讓雲道友鬥得舒暢了……”
406
只見那勝者一襲白衣;孑然獨立;此時朝對手略頷首,就望向道場邊上;說道:“再來。”
那十餘個修士裡,就又有一人站起身;縱聲飛掠過去;替了先前敗者,同白衣人對戰起來。
照舊是劍光閃爍,同樣不過幾個呼吸工夫;也是敗下陣來。
連番多次,白衣青年一人一劍;竟是連戰連勝。
全都比過後;白衣男子收劍,返身走回,也坐一眾人中。
而那道場裡,則換了另兩個修士比鬥,只是看來那兩人劍法伯仲之間,相比方才對戰,反而精彩不少。
其餘修士有觀戰局者,也有人就尋白衣人說話:“雲道友,方才我被你一劍擊敗,卻有些不明,不知可否指點一二?”
白衣人就開口:“劍點鶴首。”
那人聽得,若有所思:“鶴首即為弱處麼。”
白衣人微微點頭:“使劍時手腕翻轉有所遲滯。”
那人就恍然:“原來如此。”
另幾人聽得,卻笑道:“我等倒不曾察覺,下回與何道友切磋時,或可一試。”
那何姓人便也笑了:“何某今日既知,定要早早改過,哪裡還有下回疏漏!”
一眾人說了這些,也齊齊大笑起來。
隨後諸人或者分別前去切磋,或者也詢問白衣人自己失利之處,又要一談己身之道。
正酣暢時,會館外忽然有人大步走來,那人氣息強烈,才遠遠出現,已然驚動眾人,都是回頭看去。
那乃是一位身長九尺英俊青年,虎背熊腰,器宇軒昂。
他身負一柄重劍,幾乎有齊人之高,行步時赫赫生風,當真是位極瀟灑豪邁男兒。
見到此人,就有修士笑道:“姬文道友來了!”
那青年也是抱拳:“姬文靖見過各位道友。”他又看向那白衣男子,道一聲,“雲兄。”
白衣人也是微微頷首:“姬文兄。”
姬文靖正是此次論劍大會發起劍道大族本家嫡系之子,一身劍道修為極為駭人,雖修為也不過是元嬰中期,卻是以區區四百餘歲年紀就領悟劍魂一煉本領,深受家族看重——劍道大族裡,本身境界管重要,但劍道修為方是重中之重。
此回論劍大會,他便作為年輕一代傑出劍修,與赴會劍修英才交流往來。
而蘆川城裡十八家劍道會館,皆由他來管理應對。
如此悟性劍修,姬文靖自有一股傲氣,便是對其他劍修並無輕鄙之意,但說話處事間,也有一種極致自信,讓人難以親近。他本身對劍道是虔誠,劍心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