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約前251—前186)字子房,漢族,漢初三傑之一,偉大的謀略家、政治家。傳為漢初城父(《後漢書注》雲:“張良出於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申徒。以韓申徒之職率軍協助平定關中,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嶢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灞上分封時“為漢王請漢中地”。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採納,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8226;留侯世家》、《漢書&;#8226;張良傳》。
在他年輕時,曾有過這麼一段故事。
那時的張良還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青年。一天,他漫步來到一座橋上,對面走過來一個衣衫破舊的老頭那老頭走到張良身邊時,忽然脫下腳上的破鞋子丟到橋下,還對張良說:“去,把鞋給我撿回來!”張良當時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氣,覺得老頭是在侮辱自己,真想上去揍他幾下。可是他又看到老頭年歲很大,便只好忍著氣下橋給老頭撿回了鞋子。誰知這老頭得寸進尺,竟然把腳一伸,吩咐說:“給我穿上!”張良更覺得奇怪,簡直是莫名其妙。儘管張良已很有些生氣,但他想了想,還是決定乾脆幫忙就幫到底,他還是跪下身來幫老頭將鞋子穿上了。
老頭穿好鞋,跺跺腳,哈哈笑著揚長而去。張良看著頭也不回、連一聲道謝都沒有的老頭的背影,正在納悶,忽見老頭轉身又回來了。他對張良說:“小夥子,我看你有深造的價值。這樣吧,5 天后的早上,你到這兒來等我。”張良深感玄妙,就誠懇地跪拜說:“謝謝老先生,願聽先生指教。”
第5 天一大早,張良就來到橋頭,只見老頭已經先在橋頭等候。他見到張良,很生氣地責備張良說:“同老年人約會還遲到,這像什麼話呢?”說完他就起身走了。走出幾步,又回頭對張良說:“過5 天早上再會吧。”
張良有些懊悔,可也只有等5 天后再來。
到第5 天,天剛矇矇亮,張良就來到了橋上,可沒料到,老人又先他而到。看見張良,老頭這回可是聲色俱厲地責罵道:“為什麼又遲到呢?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說完,十分生氣地一甩手就走了。臨了依然丟下一句話,“還是再過5 天,你早早就來吧。”
張良慚愧不已。又過了5 天,張良剛剛躺下睡了一會,還不到半夜,就摸黑趕到橋頭,他不能再讓老頭生氣了。過了一會兒,老頭來了,見張良早已在橋頭等候,他滿臉高興地說:“就應該這樣啊!”然後,老頭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交給張良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幫助君王治國平天下了。”說完,老頭飄然而去,還沒等張良會過神來,老頭已沒了蹤影。
等到天亮,張良開啟手中的書,他驚奇地發現自己得到的是《太公兵法》,這可是天下早已失傳的極其珍貴的書呀,張良驚異不已。
從此後,張良捧著《太公兵法》日夜攻讀,勤奮鑽研。後來真的成了大軍事家,做了劉邦的得力助手,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勳,名噪一時,功蓋天下。
張良能寬容待人,至誠守信,做事勤勉,所以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這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加強自我修養是多麼重要。
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