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央各部都勒索,勒索還止得住嗎?如果天子腳下的是非對錯都辨不明白,反腐倡廉還有希望嗎?在這封奏摺裡,他還提出廉政要從皇帝做起,比如宮內該不該有那麼多怨女(指宮女)和曠夫(指太監)。當然,他也沒有放過那些貪官汙吏。他提出,本朝開國年間之所以比較清廉,就因為用了重刑,貪贓枉法受賄八十貫,就要剝皮實糙。如今要想真的肅清貪墨,也非用重典不可。
這封惹是生非的奏摺再次掀起了軒然大波,彈劾海瑞的奏摺也再一次紛紛飛到御前。只不過這一回的攻擊有了新花樣:指斥海瑞是偽君子。
表裡一致、言行一致的道德楷模海瑞,居然被指控為偽君子,這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戲劇性的事情。同時它也說明,當時的道德已墮落到何種地步。
幸虧海瑞行得正站得直,一身正氣無懈可擊,萬曆皇帝也還不算十分糊塗。在攻擊者和捍衛者爭辯了一段時間後,萬曆表態說:&ldo;海瑞屢行薦舉,故特旨簡用。近日條陳重刑之說,有乖政體,且指切朕躬,詞多迂戇,朕已優容。&rdo;至於海瑞的工作安排,他也同意吏部的意見:職務應予保留,但不應有所職司。萬曆批示說:海瑞&ldo;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rdo;。這就十分荒唐滑稽了:有著高風亮節的人只能&ldo;鎮雅俗、勵頹風&rdo;(說白了就是做擺設),而不能&ldo;當局任事&rdo;,豈非反過來說只有道德敗壞、作風不正的人才能擔此重任?看來,皇帝陛下本人對所謂&ldo;以德治國&rdo;,也已經喪失了信心。
海瑞看到皇帝陛下的硃批,一定是傷心至極。因為這不但意味著他本人已成為帝國的擺設,就連綱常倫理、仁義道德這些從前被當作立國之本的東西,也被看作了帝國的擺設。於是他一連七次向皇上遞交了辭呈,但每次都為御批所不準。這就等於不死不活地把他晾在那裡了。哀莫大於心死,何況海瑞此時已是七旬老人。沒過多久,他就鬱鬱寡歡地死在任上。
其實海瑞用不著那麼傷心。因為他要做的,原本就是難以成就的事。海瑞對此,應該說多少有點感覺。早在十六年前辭去官職時,他就說過:&ldo;這等世界做得成甚事業!&rdo;既然如此,做他作甚!
海瑞,公元1515年生,1587年卒。
海瑞去世後,南京人民奔走相告,如喪考妣。出喪那天,不少店鋪自動停止營業以示哀悼。許多與海瑞素不相識、非親非故的普通民眾也紛紛前往參加送葬。送葬的人們白衣白冠,哀聲不絕於道,延綿逶迤的隊伍竟長達一百多里。
看來,海瑞是終究得以作為清官和硬漢而名垂史冊了。但這並不是他的初衷。他的本願,是要清除腐敗,重振道德。然而腐敗滋生、道德墮落的根源既在制度,便是一萬個海瑞也無濟於事。
易中天《品人錄》‐‐品雍正
一、如此父子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大清世宗憲皇帝愛新覺羅胤,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雍正皇帝,突然在北京圓明園神秘地死去,終年五十八歲。
雍正的死,十分蹊蹺,因為事先並無任何徵兆。據《世宗實錄》和近臣張廷玉自撰的年譜,雍正只是二十日&ldo;偶爾違和&rdo;,但&ldo;聽政如常&rdo;。十八日、二十日處理了重要軍機大事,二十一日也照常辦公。然而二十二日深夜,卻突然召見皇子弘曆(即乾隆)、弘晝,皇弟允祿、允禮,近臣鄂爾泰、張廷玉等,其時已口不能言。接著便在一兩個時辰內驟然去世,連傳位密旨放在哪裡都來不及交代,難怪張廷玉要表示&ldo;驚駭欲絕&rdo;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