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張自忠
注一:張自忠。1891年生人,字藎忱,山東臨清人。1911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馮玉祥所部,此案後參加第一、二次直奉戰爭、中原大戰。
1930年,中原大戰後的西北軍退入山西,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張自忠被任命為第二十九軍第三師師長。1933年,張自忠率部參加長城抗戰,並在喜峰口一戰中重創日軍。
盧溝橋事變中,張自忠因為力求就地解決事變的態度使各界輿論對其產生誤解,認為他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日軍佔領北平後,張自忠數次冒險出城,但均未成功。後在北平愛國人士的幫助下,張自忠與部下才得以順利從北平城中逃出。
1938年3月,徐州會戰爆發,張自忠率第59軍星夜增援駐守臨沂的龐炳勳第三軍團。張自忠與龐炳勳本是宿仇,但張自忠在此時卻放下了個人恩怨,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拼死殺敵、報國家於萬一”的必死決心,向日軍陣地發起不計傷亡的猛攻。與龐炳勳部在臨沂會師,兩部奮力拼殺,使日軍增援臺兒莊的計劃萬全被粉碎,也保證了“臺兒莊戰役”的全勝。
隨棗會戰中,張自忠已升任33集團軍總司令,率部浴血拼殺,殲敵萬餘人,是**自抗戰以來為數不多的勝績,本人也獲得寶鼎勳章。
1940年年初,日軍發動棗宜會戰,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兩千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衝殺十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但隨後日軍破獲第五戰區與重慶大本營之間密電往來,重慶被日軍假情報所迷惑,錯誤判斷形勢,下令第五戰區部隊同時圍殲南北兩路日軍。雖然張自忠在河東的部隊只有五個師二萬餘人,兵力僅及對方一半,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立即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部署。但其軍事部署已完全被敵方掌握。日軍當即調集兩個師團另加四個大隊奔襲而來。1940年5月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一千五百餘人被近六千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裡村。當日上午,日軍發動進攻。敵我力量極其懸殊,戰鬥異常慘烈。
二十 統制派與皇道派
1931年的“十月事件”後,日本陸軍內部的法西斯分子重新組合為互相排斥的兩個派系:一派主張繼續以軍事政變的方式推翻現內閣,由天皇依靠軍隊直接進行統治。由於他們開口閉口不離“皇道”、“皇威”,故被稱為“皇道派”。其代表人物是曾擔任陸相的荒木貞夫大將和陸軍教育總監真崎甚三郎大將,其成員多為現政權中沒有地位、來自農村並對現實不滿的青年中下級軍官。“皇道派”受法西斯理論家北一輝《日本改造法案大綱》的影響較大,主張透過政變方式控制政權,實行軍部法西斯獨裁。
另一派的組成者多為裕仁天皇的親信小集團成員。他們在清洗了長州藩勢力之後,逐漸佔據了陸軍中上層的重要崗位。其代表人物是在陸軍中享有“三傑”盛譽的頭號人物永田鐵山少將,以及東條英機少將,此外還有後來接替荒木貞夫出任陸相的林銑十郎。該派主張保持軍部中央機構的統制,認為血腥的軍事政變不利於軍隊和政局的穩定,主張運用軍部的現有地位,在對外侵略戰爭中逐步擴大勢力,以自上而下的合法手段改造國家,建立軍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權,被稱作“統制派”。這一派得到了裕仁天皇的支援。其實兩派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