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角色李木覺得有些奇怪,畢竟現在他也是個當紅的一線小生了,怎麼會想到來演這個只有幾分鐘戲份的小角色。

不過既然他願意演,李木也沒有拒絕,能多一個明星而且片酬還低他巴不得呢!

現在只剩江流兒一個角色了,時間還早,李木就和他多聊了一會,說著家鄉話的兩人倍感親切。

“你們公司現在怎麼樣了,王京華的事鬧得挺大的吧!”李木問道。

“一切都正常,除了感覺人少了很多之外幾乎沒有區別,王董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鄧朝感嘆道。

“他要是沒有能力也不會發展到如此地步了,這次他應該得了不少好處吧,估計沒有一個億他是不會放人的。”李木笑道。

“李總果然是個聰明人,不多不少正好一個億。”鄧朝不由地有些佩服李木的眼光了。

“王忠軍做了一筆好生意啊!”

這話到沒說錯,本來外人都以為這件事不說能讓華宜從此一蹶不振吧,最起碼也能讓他手忙腳亂的。

可是沒想到竟然讓他藉此機會順利地完成了集團業務的重組,原來臃腫的藝人經紀部經過這次精簡只留下了一小半人,不過這些人足夠應付華宜的影視製作需求了。

而且人少才更有利於集中資源,不會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

“王京華當時沒有邀請過你嗎?”李木有點好奇。

“邀請了,不過我沒答應,雖然我在華宜就是個萬年老二,可是在這裡只要我不犯什麼致命的錯誤的話基本上不可能跌落一線了,如果去了達的話,說難聽點他們只是個空殼子,除了有從華宜帶過去的演員還有什麼呢,有錢?”

鄧朝頓了頓繼續說道,“在娛樂圈十個億和一百、一千個億沒什麼差別,一部戲的票房上限就擺在那裡,你有再多的錢難道你還能投個十幾億來拍一部電影嗎。更別說他們還沒建立完整的市場營銷、公關,到時候一旦出點什麼事就只能花錢來封住媒體的嘴了。”

“沒錯,達看似是個資本滲透進影視圈的龐然大物,表面上看好像和二三十年代華爾街控制好萊塢的一樣。其實兩者大不相同,華爾街的資本家花了近十年的時間透過各種形式的兼併和併購,最終才控制了好萊塢的各大製片廠,這些電影公司只是換了個股東而已,中下層的員工還是老樣子。而達呢,他是直接成立一家公司試圖將這家不斷地做大來達到制霸娛樂圈的目的,兩者孰優孰劣一目瞭然。”李木分析道。

“是啊,在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頂端的企業都不簡單,恐怕達要失望了!”鄧朝也比較贊同李木的說法。

李木卻搖搖頭:“那也不是沒有可能,達影業花個七八年的時間也未必不能成為華宜、伯納、光羨這樣的大公司,只是想制霸娛樂圈確是不太可能的了。”

李木想起來後世馮曉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在達拿不到排片,導致票房遠遠不如預期,只花了不到七年的時間達就發展成了娛樂圈第四大巨頭了。

而眼前的鄧朝也在七年之後就迎來了自己演義生涯的巔峰,三十四億票房電影的男主角,而且先後主演的幾部電影全都票房大賣,投資收益比讓整個娛樂圈位置側目,而他自己也賺得盆滿缽盈。

“朝哥你有沒有想過轉型?”或許是同為老鄉和校友的關係吧,李木想幫幫他,讓他少走一點彎路。

轉型?李木突然冒出的這句話讓鄧朝有些莫名其妙,自己現在還能怎麼轉,難不成去唱歌。

看到鄧朝的表情李木就知道他誤會了,連忙說道:“我是說朝哥你外形比較適合拍喜劇,而喜劇又是市場最大的類別,我覺得你往這個方面發展的話會比較好一點。”

“你是說我長得很搞笑嗎?”鄧朝搞怪道。

李木定定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