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定國公死的時候,遺言清楚,絕對不像是有冤屈的樣子,中毒?
誰敢給定國公下毒?
江仲離幫我過去檢視,回來上報:「是劇毒,三花鎖血毒。」
這種三花鎖血毒,一開始無色無臭,殺人於無形,人死之後,能讓體內血肉逐漸凝固,所以屍身不腐。
當時沒人覺察出來,定國公的死因有蹊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中了劇毒,只當是不治之傷。
誰下的毒?
我倒是想起來——定國公講完遺言,臨死的時候,擋在了我前面。
說國君貴不可言,陰差不敢犯,會影響定國公順利上路。
而且,那個人很喜歡研究有毒的東西,箭簇刀口總要製備上,所以殺起了人來,以一敵百。
定國公最信任的人,也是他,如果是他下手,沒有人會懷疑到了他頭上。
更重要的是,那個人是定國公死後,獲取好處最大的人——定國公的兒子縱情享樂,只喜歡聲色犬馬,並不是繼承父業的料,定國公這一切功勳前途,全會落到了他身上。
金郡王。
定國公對我來說,也是如師如父的存在,跟我感情極深。
這是欺君大罪。
我饒不了他!
可江仲離攔著我,說事情過去那麼久,無憑無據——哪怕是國君,也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隨意殺人,一句伴君如伴虎就坐實了,將來留名青史,免不了是個汙點。
那個時候的人,不比現在,名譽比命還重,落個昏君的名頭,更是遺臭萬年。
他願意,幫我找找證據。
可事情過去那麼久,難以尋找,好不容易,江仲離找到了一個侍從。
那個侍從供認,他親眼看見,是金郡王給定國公拔出箭簇的時候,左顧右盼,撒了一把不認識的藥。
我大怒,要治罪,可當時金郡王在外面打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只能等。
可金郡王班師回朝的時候,要把小侍從拉來作證的時候,小侍從死了個不明不白——查不出什麼內傷什麼毒,但是屍身不腐,跟定國公的死法一樣,也是因為三花鎖血。
唯一的證人死了。
那個五內俱焚的感覺,倏然在胸口炸起,想得到當時,有多急火攻心——好像沒了關羽的劉備,一整個心,全想著報仇,平時的理智,被怒火全燒沒了。
「好大的膽子!毒了定國公,又毒證人,哪一天,是不是要把我也毒死?」
周邊幾個人全跪下了,江仲離獻計:「國君息怒——有些事情,真要秋後算帳,自然是要找個由頭的,他有軍功。」
是啊,他為了景朝,出生入死。
「還是那句話,沒有證據——就不能胡亂判斷,不然,國君親口問他?」
有句話,叫酒後吐真言。
叫了金郡王和百官來,賜酒,說是謝他保家衛國,盡忠職守。
他少年得志,高興的了不得。
酒過三巡,他酒量極淺,已經開始醉了,江仲離叫我退到了簾幕後面,自己看著他醺紅的眼睛:「定國公沒了一段時間了。」
他低下頭:「是。」
「是你害死的?」
他嘆息一聲:「確實,是我害死的。」
眾人大驚,我大怒。
從簾幕後出來,還沒發怒,他見我來了,忽然站起身來,帶著酒意:「臣下有件事情,藏在心裡許久,飲酒壯膽,不敢不言——臣下以為,四相局勞民傷財,不以為美,定國公生前,就極力勸諫過國君,倘若定國公在世,也一定……」
他就是這麼被鞭打,被七星點燈。
被鞭打的時候,他一聲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