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東南半島的軍團回師鎮壓山越,說不定第二個滅國的就是大越國,然後是暹羅等國。
“必須要趁著此次國戰,削弱漢帝國的勢力。”
一些周邊的文明開始暗中密謀。
高麗國名存實亡,讓漢帝國周邊的文明產生了危機感。
高麗國南部,第二領主李敏哲還有幾座城池。崔在善未及徹底滅掉李敏哲,遼東軍已經南下,因此李敏哲一直苟活到現在。
當他聽說敵人崔在善被姚廣孝的離間計所殺,大為惶恐,連忙向遼東軍上表投降。
高麗國徹底淪為遼東軍的附庸。
濟州島,為伏波軍團主將鄭芝龍俘虜的高麗國水師英雄李舜臣得知領主崔在善被李成桂所殺,大為悲憤。
高麗國滅亡只是第四次國戰的一個小小的插曲。
即使是真正導致高麗國滅亡的明關,也沒有將心思放在高麗國之上,因為在明關看來,降臨在黑龍江流域的大金國,威脅比高麗國還要大。
黑龍江流域,幾個鎮守此地的部將聚集,他們與完顏阿骨打的女真軍交戰,兵力不濟,被完顏阿骨打擊敗。
不過,明關派去鎮守黑龍江流域的武將也不是平庸之輩,大金國沒能完全控制黑龍江流域。
“完顏阿骨打帳下,有三四員比較兇猛的武將,但只要主公到來,以三十五萬大軍,再加上我們五萬大軍,必定可以抹滅大金國。”
一員魁梧的大將在黑龍江流域主持大局,並不怎麼懼怕完顏阿骨打。
遼西走廊,孫傳庭率領明末秦軍入駐遼西郡。
遼西郡的官吏憂心忡忡,向孫傳庭彙報遼西郡的異常:“遼西郡多烏桓、鮮卑部落,上次李成梁、金兀朮二位將軍平定其中一個烏桓部落叛亂,殺數千人,這才鎮壓下去。但如今,更多烏桓、鮮卑部落心懷不軌,恐怕生變。”
“以驃騎將軍之命令,拉攏、分裂各個部落頭人,分而治之,不可令其統一。”
孫傳庭知道如果讓這群遊牧部落建立一個統一的勢力,對漢帝國會有多危險。
遼國、金國、蒙古帝國,皆是如此。
漢帝國對付遊牧文明的手段,就是不斷對其進行分化,使其陷入內亂,無法統一,拉攏一部,對付另一部,又或者派出刺客,刺殺試圖統一鮮卑部落的首領。
歷史上,在曹魏時期,鮮卑首領軻比能進行部落統一戰爭,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將其刺殺,鮮卑部落再次陷入內亂,將五胡亂華的時間向後推遲了幾十年。
孫傳庭又問道:“現在遼西烏桓大人為何人?”
遼西官吏答道:“丘力居與其子蹋頓。”
“將他們招來見我。”
孫傳庭令人傳召烏桓大人丘力居,丘力居與蹋頓來到遼西治所,為孫傳庭囚禁。
一時間烏桓部落群龍無首,不敢輕舉妄動。
至於遼西的鮮卑部落,慕容部、宇文部、段部等鮮卑散落各地,還不成氣候,勢力還不及烏桓強盛,因此孫傳庭僅僅控制烏桓部落,而對零散的鮮卑部落進行懷柔和挑撥離間。
關中地區,咸陽城,赳赳老秦擔任司空、車騎將軍,親自率關中軍團北伐西夏。
“王翦為中軍主帥,完顏銀術可為先鋒,完顏宗望為左軍,李傕、郭汜為右軍,周勃為後軍,其餘人等,與我同在中軍。”
赳赳老秦誓師,二十萬關中大軍北上。
蒙恬作為先鋒大將,已經攻入西夏王李元昊的勢力範圍。
蒙恬只帶去三萬騎兵,無法壓制李元昊。
秦始皇攻匈奴,給了蒙恬三十萬大軍,此時老秦僅給蒙恬三萬騎兵,面對西夏鐵鷂子以及十餘萬騎兵,有些吃力。
赳赳老秦想要以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