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半年有餘了,每次逛縣城都跟趕場似的,買了需要的物事就匆匆回去,竟沒有好好逛過著淑浦縣。

茶館裡面三五人坐一桌,有的是貨郎為歇腳,佔據門口喝上一大碗茶,稍歇片刻,挑起門口的擔子又繼續沿街叫賣去了。有的則是閒來無事的文人、公子坐在茶館內裡的雅座,或是指著這門口的松樹吟上一首酸詩,或是坐在一起閒聊市井八卦,誰家的新婦和公婆又吵了一宿,誰家姑娘嫁給了那巷尾的憨子,誰家公子在萬花樓裡和那個誰大打出手,誰家的小娘子整日勾著一張狐媚眼搔首弄姿……

路上一頂小轎,粉底的垂簾上是朵朵小梅花,只是那平頭的轎頂黑乎乎的,掩了秀氣,一前一後的轎伕早就習慣了這重量,臉上也只是帶了些汗珠,和那小轎擦肩而過,一陣香粉撲鼻,隨行的小丫鬟挑簾不知對裡面人說了什麼,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了出來。

算命攤前坐著一大娘,滿面愁容不知說了什麼。酒肆前一陣酒香,狂飲的大家子弟正操著大嗓門一派亂語,周圍伴著鶯鶯笑笑。肉鋪的老闆將刀子磨得“嚓嚓”響,或是用大刀一剁,生生砍斷了豬骨頭。雜耍的藝人表演著功夫,精彩紛呈,四周圍了一群人,有叫好聲,也有跟著起鬨的。三教九流,形形□,無所不備。

逛了半天也大致瞭解了淑浦縣的物價,米比菜貴,肉比米貴,布比肉貴,牲口比布貴,越是含有“技術含量”的物件,價格越高,比如要經過長時間焼煅才製出的黃泥磚,比如那造型各異的雕花紫砂壺,又比如那做工精巧的琉璃擺件。

當然,除了觀察風土人情,樓小拾也沒忘了正事,給家裡添了些平時吃不到的蔬菜,還有那便宜卻頗受他們一家喜歡的醬菜,買了一袋子石灰,趁著錢還沒亂花,又給家裡添了兩把犁,木製的犁到不貴,還是人、牛兩用的,像他家沒牛,人拉著犁也能比之前省不少力,不是樓小拾不想買牛,而是那價貴得離譜。張大叔說,一般家裡有牛的,那頭牛就佔了一半家產,往往比地還貴。

“你田種的這麼好,怎麼不多再置幾塊地,來年收入不得翻一番嗎?”張大叔有一搭沒一搭地根樓小拾聊著。

“再多就忙不過來了。”樓小拾擺擺手,一副累死了的表情。

張大叔卻不贊同地皺起了眉,語氣也嚴肅了:“你說的這是哪裡的話,年紀輕輕的這點苦都吃不了?你們家五個男人,才種這區區十畝地就叫累?村北頭的張二餅,一個人打理四畝地,還不是綽綽有餘。你們就是剛開始不習慣,等務農都熟練了,手腳也麻利了,這幾塊地也就不叫事了。”

張大叔的話還真說動了樓小拾,誰不想多賺點錢啊:“那……咱那的地價貴嗎?”

“地價不貴,只是一年兩次的稅收不輕,不過你家要年年都能像今年似的,那稅錢也就不算什麼了。”

樓小拾低頭想了片刻:“那好,回頭我跟他們商量下。”

張大叔也不傻,除了唐娃子,他家五個姓李的,只有樓小拾是異姓,雖然不知道他們的關係,但親兄弟還明算賬了,置完田後地契的名字就是摞摞缸的事,張大叔嗯了一聲也不再多說。

臨回去之前,樓小拾記得上次還允諾過那幫孩子們好吃的呢,又包圓了一糖葫蘆小販,三個孩子坐在車上看著油紙裡的糖葫蘆是想吃又不捨得現在吃,非要忍著回村和其他小夥伴們一起吃。

雙方試探!

張大叔駕著牛車停在了樓小拾家門口,李家兄弟迎了出來,幫忙將車上的東西一個個卸進屋,見到了許久沒吃過的韭菜,李舟吵吵著晚上要吃韭菜炒雞蛋,張大叔似乎特意要給樓小拾製造能和李家兄弟談話的機會,招來了三個孩子,打發他們拿著糖葫蘆找其他小朋友玩去,剛囑咐完,三個孩子就跑沒影了。卸完物件,張大叔趕著牛要走了,臨走時還別有深意地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