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戰~爭”,在另一個時空,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這個法寶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唐朝,這個辦法有沒有用,會造成多大損失,其實蕭去病也是沒底的,所以兩萬天策正規軍自然是越快趕回去越好。
但現在南詔卻一時走不得,自己一戰消滅了六萬多南詔主力,現在“南詔”腹地的白蠻雖然都武裝了起來,並在臨時訓練,但戰鬥力卻弱得很,自己一走,憑藉段氏兄弟和這些白蠻肯定抵擋不住八萬吐蕃大軍,自己用心在南詔建立的新秩序,就會瞬間被吐蕃蠻子掃蕩的連渣也不剩。
只希望訊息還暫時能夠封鎖住,只希望這八萬吐蕃軍援救南詔心切,沒用心查探就一頭趕到洱源來才好,這樣兩萬天策軍就能在那裡打吐蕃軍一個伏擊,叫他們有來無回。
祝禱有靈,蕭去病暗自著急的時候,名叫段三江段氏使者連同八名隨同行進到吐蕃境內鐵橋城以北五十里處,見到正在行軍的吐蕃前軍,隨後他被帶到了吐蕃第一大將恩蘭·達扎路恭。
恩蘭·達扎路恭對南詔的的危在旦夕表示十分著急,聞言撫慰了南詔使者,並且表示,自己將急行軍前來援救南詔,請贊普鍾一定要堅持住。
贊普就是吐蕃的皇帝,鍾就是弟弟的意思,南詔和吐蕃聯軍大敗鮮于仲通八萬大軍之後,南詔便和吐蕃正式結為兄弟之國,南詔王是吐蕃贊普的弟弟。
段三江欣喜的感激涕零,隨後恩蘭·達扎路恭給九人換了十八匹好馬,要他們不辭辛苦,趕緊返回太和城,向南詔通報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
段三江欣喜的離開之後,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他剛走不久,名叫張獻誠的白衣翩翩公子便來到了恩蘭·達扎路恭的身邊,兩人臉上同時浮現出一抹詭笑。(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章 埋伏
天寶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洱源,八千策軍和兩萬大理白蠻輔軍已在此埋伏兩天了。
洱源,顧名思義乃是洱海之源,當地江河溪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在洱源往北六十里處,有一條狹長的過道,西面是一面方圓四里多的湖泊,東面則是峰巒疊翠的群山,在其中的一個山谷,有八百天策最精銳的輕騎兵還有六千天策步兵,他們的任務是等八萬吐蕃軍全部進入洱源地界之後,攔住去路,關門打狗。
這個時候的“南詔”其實並未完成其一統西南的大業,南部有金齒部、濮子部、芒部等土著部落並未臣,北有浪穹詔、邆賧詔的餘部和矣羅識詔的全部盤踞在劍川與之為敵。
之前南詔雖與吐蕃結成兄弟之國,但卻是各懷鬼胎,南詔雖多次請吐蕃軍來援,卻從不肯放其進龍首關和龍尾城之間的腹地;而吐蕃也出於制約南詔的心思,暗中支援浪穹詔、邆賧詔和矣羅識詔,所以,南詔實際控制的地盤其實非常小。
在另一個時空,一直到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再無力征討南詔,內部忙著平亂和爭權奪利,南詔這才和吐蕃聯合出兵,侵佔了劍南道大量土地,史載南詔攻破嶲州,劫掠的物資和人口堵塞山路三百餘里。
靠著這些人力和物資的滋養,南詔這才平定南部諸部。後來唐朝緩過勁來,南詔吐蕃聯軍被李晟打得慘敗,南詔又立刻背棄吐蕃,指著《德化碑》給唐使看。表明心跡重新歸唐。
結果就是南詔不但不用歸還大片侵佔的土地。還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的相助下。不但終於如願以償地消滅了盤踞在劍川附近的心腹之患,更是不斷向吐蕃開疆拓土,一直將國土推進到聿賁城,徹底將吐蕃勢力趕出雲南,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可謂人生贏家。
當然此刻埋伏在洱源腹地和北部山谷的一萬五千天策軍並不知道這些,他們唯一關心的是,八萬吐蕃大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