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後果就是“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矯枉過正’解決了一時之困,可長此以往幾代皇帝不敢違背祖制,不能勇於糾偏改革,最終造成極為嚴重的惡果,不僅影響到了國家的發展,還導致有宋一代積弱的局面…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亂不治

大宋蹣跚前行了百年,趙匡胤的好政策,給大宋帶來了莫大的利益的同時,代價就是國家養著龐大的官僚隊伍,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財富,浪費了納稅人的錢糧,產生冗官、冗兵、冗費之弊。但“三冗”問題,事關宋朝的“立國之本”和“執政之基”,牽一髮而動全身,處置不當則動搖國本,關乎存亡!

先說冗兵,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長期堅持募兵制的朝代,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兵役制度,宋軍可以稱之為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常備僱傭軍,且待遇極為優厚,這不禁讓人想起了今日的美軍,在當時也只有宋朝有實力實行募兵制,這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

宋朝的募兵制其中最具獨創性的舉措就是“荒年募兵”,每當一地鬧災荒百姓生存不下去時,政府就在那裡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則少一賊。”一人當兵,則全家溫飽無虞。宋代農民起義較少且規模都不大,荒年募兵功不可沒! 可這一政策的後果就是冗兵和龐大的軍費開支。以當時全國不到一億的人口卻有近百萬僱傭軍的比例,花費確實驚人。大舉招募禁軍,無退役制度,年老也供養終身,更戍頻繁等,使軍費支出浩大。

但是如果沒有這項制度,宋朝能否保持歷代不可企及的內部的安定繁榮實屬難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政策具有社會保障的性質,是“政府在為國家由農業社會轉向工商業社會買單。”要革除冗兵之弊。就要以犧牲社會穩定為代價,怎能不慎?

話說回來。大宋重金養著的又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

由於宋代“以文抑武”的文官制度貫徹實施,在宋代培養起一種輕蔑武人的觀念。尹洙曾比較說:“狀元及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逐強敵於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未及也。”民間諺語也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充分體現了普通百姓對從軍的態度。

儘管宋朝政府擁有此時在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庫收入。同時還有技術工藝最高超的強弓堅甲裝備著數量舉世無匹的百萬常備軍,但在屢次對外戰爭中敗多勝少,與這種萎靡的民族心態干係不小。試想一個社會人人以從軍為恥,只能用高薪招募的方式獲得兵源,還需要在士兵臉刻字來維繫軍隊的穩定性,沒有尊嚴、沒有榮譽感這樣的軍隊如何會有強大的戰鬥力,人數再多也只是浪費米糧的一群飯桶。

而用文官指揮軍隊,“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內外相維,上下相制,等級相軋”,對武人的防範甚於防賊。再加上兵多而弱,缺乏訓練,禁兵排程頻繁。地方廂兵嬴弱,使有宋一代國力積弱。武功不振,無力抵制外患。宋與遼、西夏、金等強鄰交戰。迭遭失敗,終至今日險些滅亡,此實乃錢也花了,卻是棄本逐末……

同樣,“冗官”之弊與宋朝擴大科舉有關。而擴大科舉得以讓各種階層,包括平民百姓中的優秀人才參加到政權中來,從而加強執政基礎,保持社會穩定,這與“荒年募兵”異曲同工。而且我們還會發現,由此形成計程車大夫階層和中產階級成為社會的精英和中流砥柱,成為引領有宋一代繁榮昌盛的中堅力量。

宋代統治者所信任和託付國事的就是這個階層的文人士大夫。這一大批出身貧寒門第卑微的知識分子能夠進入領導核心階層,出將入相,真正肩負起“治國平天下”的歷史使命,完全依靠朝廷的大力提拔。因此,他們對宋王室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即使任途屢遭挫折,也此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