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中一動,終於看到了宗繁佛教所供奉的神像——陰陽合歡佛。
陰陽合歡佛由全金打造。其佛形:兩人高;獸麵人身,睦兇狠;少女跨坐其身,合抱交。媾。且線條分明。
然,宗繁佛教之陰陽合歡佛並非著意宣揚男女□,而是一種修煉方式,男女佛交是不客氣陰陽調和、消邪避災的佛法威力。密宗及漢傳佛教中也有歡喜佛,形態類似於陰陽合歡佛,只是漢傳佛教不提倡此修煉之道。
何夏難為情地瞄了又瞄,怪不得弟弟會閱讀雜七雜八的小葷書,人家供奉的佛像很露骨嘛。
待宗繁佛教三十名門徒誦經完畢,八名門徒盤膝而坐,其首席門徒先發制人——
“佛亦是人,且看修成的佛都有交。媾,人就不獨善其身了?”(佛都交。歡,人又何懼?)
慧禪行禮回應:“佛亦是人,人未必成佛,悟性天壤之別,何來相提並論?”
宗繁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慧德作答:“財、色、酒、氣皆為人之本性,無戒則亂。”
宗繁佛教門徒畢恭畢敬指向陰陽合歡佛坐上少女:“先以欲勾之,後令入佛智。”(她以愛慾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
悟嗔則中肯地指出:“修行自有修行道,清修乃吾佛學之本。”
……
一個時辰過去,八僧對八門徒,你一問我一答,一言一語皆刻薄,且無不對答如流,但實際上,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討論不出個所以然。
何夏有聽沒有懂,只知道大殿中的氛圍已從平靜祥和直至如火如荼。她估摸著,就差大罵三字經了。
宗繁佛教嗤之以鼻:“如此說來,高僧也唯恐貪歡忘佛?原來對自身這般無自信?!”
慧淨肅然道:“荒謬之極,交。媾便能成佛?倘若如此,貧僧且看諸位如何淫遍蒼生,祝幾位早日修煉成佛。善哉善哉……”
此話一出,引得眾僧唏噓竊笑。慧淨師叔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便是那般犀利。
教徒們稍顯慍怒,捨棄禮數佛義,直語反駁:“休得汙衊扭曲!佛規禁繁衍姑且不論,只論如何傳承正宗佛學?!”
迎戰七僧都乃終身入室佛徒,此問題確實棘手。此刻,該輪到何尚應對。他無奈一笑:“請諸位稍安勿躁,佛學自有變通,還俗及俗家弟子尚可娶妻生子,只要心中有佛,哪裡都可修行。且二者之間並不衝突。舉個例子,見一人偷盜得了髒銀,莫非你也去偷盜?你愛吃辣,也要逼著他人愛吃?莫非強求乃宗繁佛教之宗旨?”
教徒眯眼望去,佛學貫徹待人接物謙卑和善,但這位小僧竟然不按常理應變,辯詞且是無遮無攔,乃至將雙方隱晦探討之中心思想拉倒風浪頂端。
恃貟方丈捋了捋白鬚,滿意地笑起,好一副伶牙俐齒。早該如此質問,解氣!講的好!
於是,在一番無謂的辯論之後,宗繁佛教逐漸將話題尖銳化,終於轉入他們此行的目的——挑撥僧侶及朝廷之間的和睦關係。由此,企圖誘發一場“眾叛親離”的內政革命。
宗繁佛教隸屬東海島嶼小國,雖是彈丸之地,國王卻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侵略家,垂涎吾中原幅員遼闊之沃土。
之所以選定少林,正因少林乃武林八門派之首,僧眾滿天下,美名遠播備受百姓尊崇,即便是武林盟主亦要敬重其三分。且,少林主持恃貟方丈在江湖中的地位,並不亞於當朝皇帝。
倏地,宗繁首席門徒義憤填膺道:“據聞言,本朝女子地位低賤,女囚刑法更是令人髮指,騎木驢,破身,幽閉,霹靂車,除晦烙印,封陰等,且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