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信行整個身體都貼在了地上,但是他的身體彷彿蛇,又好似泥鰍,透過有規律的擺動,他的身體竟然瞬間滑行出去。
王鐘的寶劍緊貼著他的腳底刺到地面上!
因為巨大的重量,導致真武寶劍的劍身都形成了一定的彎曲度!
叮!
巨大的反彈力讓王鐘的身體再次飛了起來,手中的寶劍也從彎曲變成筆直!
王鐘的手中寶劍如同跗骨之蛆一樣,再次向宮本信行刺去!
轉!
宮本信行沒有再躲避,而是單手撐地,藉助大地的力量使身體旋轉起來,他手中的長刀藉助旋轉的力量橫掃向王鍾!
王鍾手中的寶劍和宮本信行的長刀發生了碰撞!
兩人的身體也因為這股力量陡然分開,形成了一段距離!
“王桑,不得不說,你的劍法是我見過最好的,但是你不是我的對手,日本劍道對中國劍術天然有著剋制作用!”
宮本信行看著王鍾,一臉自信的說道。
“劍道”一詞的文獻來源是《吳越春秋》。兩漢時期,中日即有兵器及冶煉鑄造技術的交流往來。同時中國一脈相承的雙手刀法經過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官方往來,以及朝鮮半島和大陸沿海周邊地區和日本群島的民間交流,於隋唐時期流傳到了日本,傳至日本的刀法經過長年戰爭歲月不斷演變。在日趨穩定的日本江戶時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樣式,製作了劍道護具與竹劍的基本形制,確立了日後體育劍道的雛形。
因為吸收了中國劍術的精華,並且出於戰爭的考慮,日本劍道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劍術有一定的剋制作用。
世人常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日本是這種思想的典型!
他們努力學習中國的劍術和鍛造技術,其目的就是為了侵略和掠奪!
這也是明朝軍隊碰到倭寇很難取得勝利的原因,直到後來。戚繼光根據日本劍道的特點,改變形成新的劍術套路,辛酉刀法!
據傳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戰場上自一倭寇身上得到日本古流劍術傳書《陰(隱)流之目錄》一卷,當時倭寇的單兵作戰能力甚強,又兼倭刀鋒利難擋,明軍士兵多有傷亡。戚繼光曾說:“我軍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這是感同身受之語,裡內蘊含著一個愛**事家的悲痛與無奈。正因為如此。當時我國不少優秀的軍事將領和民間武藝家,透過各種渠道努力學習日本刀法,一時間,朝野間出現了引進日本刀及其實用技術的熱潮。戚繼光得此倭刀圖譜之後。即以日本劍術之勢法,著成了《辛酉刀法》
並且派人到日本將外傳的包鋼技術回傳,鍛造出精銳的,適合橫劈的兵器戚家刀。這才挽回逢倭必敗的頹勢!
王鍾雖然沒有練習過辛酉刀法,但也是耳聞已久,並且在比武前。黃岡透過秘密渠道從國內運了過來。
王鍾現在對他的特點更是瞭如指掌!
王鐘的劍招陡然一變!
從刺挑為主的九宮劍法,變成了劈掃等招式為為主的辛酉刀法!
以劍御刀,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是也讓人更難以捉摸!
刀非刀!
劍非劍!
刀劍合璧!
“這是!”
宮本信行一臉震驚的看著王鍾。
辛酉刀法宮本信行也曾經研究過,畢竟這本刀譜被人譽為“剋制倭刀第一利器”!
作為日本有名的劍術大家,怎麼可能不下功夫研究!
但是王鍾以劍御刀的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劍和刀雖然都是十分常用的兩種兵器,但是在使用方式上卻有著天差地別的差別!
因為兵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