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背景補充,小說純屬虛構

神賦》記載:“李善注: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洛水,為神。”(李善注,宓妃為宓羲氏的女兒,溺水死於洛水,成為洛神)

宋朝時期,《楚辭補註》記載:“洪興祖注:宓妃伏犧氏之女,故使其臣以為理也。”(洪興祖注,宓妃為伏犧氏的女兒。)

清朝時期,《楚辭新集註·卷一離騷經》記載:“屈復注:宓妃王逸曰神女也,洛神賦注伏羲氏女,溺洛水而死遂為洛神,纕佩帶蹇修媒通詞理。下文佚女為高辛妃,二姚為少康妃,若以此意例之,則宓妃當是伏羲之妃,非女也。”(屈復注,離騷中有賊之佚女為高辛妃,有虞氏的二姚為少康妃,若以此推斷,則宓妃應是伏羲的妃子,而不是女兒。)

近現代時期,《離騷纂義》記載:“後人乃以為宓羲氏女,然既雲宓妃,必宓羲氏之妃無疑。若雲女也,則措詞之例,不當以妃稱之,後人自妄耳。屈氏說甚有理。”(既然叫宓妃,她必為伏羲氏的妃子,如果說是伏羲的女兒,則用詞不當,不應當叫女兒為妃,所以屈復說的有道理。)

伊尹

伊尹,夏末商初人。《列子·天瑞》稱:“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賢》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僕。”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湯)和伊尹並祀的記載。可以說伊尹是中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

伊尹出生後,被有莘國庖人收養。耕於莘野,樂堯舜之道。因後被商湯封官為尹(相當於宰相),故以伊尹之名傳世。

父親是個既能屠宰又善烹調的家用奴隸廚師,他的母親是居於伊水(今洛陽伊河)之上採桑養蠶的奴隸。他母親生他之前夢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東走,毋顧”。第二天,她果然發現臼內水如泉湧。這個善良的採桑女趕緊通知四鄰向東逃奔20裡,[2]回頭看時,那裡的村落成為一片汪洋。因為她違背了神人的告誡,所以身子化為空桑。巧遇有莘氏採桑女發現空桑中有一嬰兒,便帶回獻給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隸廚師撫養他。這一神話傳說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為伊,而他的母親就是那個採桑的女奴。

伊尹自幼聰明穎慧,勤學上進,雖耕於有莘國之野,但卻樂堯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調技術,又深懂治國之道;既作奴隸主貴族的廚師,又作貴族子弟的“師僕”。由於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遠近聞名,以致於使求賢若渴的商湯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馬、皮為禮前往有莘國去聘請他。在今嵩縣空桑澗西南,有個平兀如幾的小山,就是世傳商湯聘請伊尹的三聘臺,而在城南沙溝龍頭村的“元聖祠”右廂房則專修有三聘臺以供後人憑弔。由於有莘王並不答應商湯聘任伊尹,商湯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兒為妃。於是,伊摯便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來到湯王身邊。

《孟子》說:“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可見伊尹又是中國第一個帝王之師。伊尹教給商湯一些什麼知識呢?《孟子·萬章》篇說伊尹“以堯舜之道要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教湯效仿堯舜的以德治天下,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

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遺棄於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相交,透過妺喜瞭解到夏桀王內部的許多重要情報。為了測試九夷之師對夏桀王的態度,伊尹勸說商湯,決定停止對夏桀王的貢納。結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師”攻湯。伊尹看到九夷之師還聽夏桀的指揮,就獻計商湯暫時恢復對夏王朝的貢納,同時積極準備攻夏。

桀,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發之子,桀是其諡號,故史稱夏桀。帝發死後,桀繼任夏朝君主之位。

桀在位時,各國諸侯已經不來朝賀。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進取,驕奢淫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