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終於還是答應了劉麗川的請求,又找到了現在的蘇松太兵備道惠徵,讓惠徵下道公文把劉麗川調到上海任職。

結果惠徵倒是大筆一揮就把劉麗川的工作地點調動了,把調令遞給劉麗川的時候,吳健彰卻全然沒有注意到,歷史上親手把他生擒活捉的老鄉劉麗川,眼中正在閃爍著得意與狠毒的光芒。(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 自請監軍

很不巧的是在冬天,北風猖獗,又包租的是民用帆船,吳超越的勤王船隊當然跑得比較慢,十月十三從上海出發,冬月上旬的時候才繞過山東半島,勉強還算順利的抵達天津大沽口,靠岸登陸,正式踏上白雪皚皚的大清直隸土地。

在此期間,成功拿下了天津城的太平軍當然沒有閒著,除了千方百計和南京取得聯絡向楊秀清請求後續援軍,又利用在天津繳獲的大量輜重糧草大肆招兵買馬,擴大隊伍和壯大實力,吸納了大量貧苦百姓和頗有些名氣的天津混星子流氓無產階級加入,把兵力重新擴大為渡黃河前的五萬餘人,聲勢更加大增。

同時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靠漁鹽漕運發家的天津城裡不僅糧草豐足,在冬季至關重要的棉衣和皮裘也相當多,遍收全城和儘量收集城外市集的棉花皮衣後,基本每一名太平軍將士都能穿上一件棉衣皮衣,極大的幫助了太平軍中數量眾多的南方將士度過北方苦寒天氣,鼓舞軍心又振奮了士氣。

軍事方面太平軍也沒閒著,在天津立足稍穩後,李開芳又派吉文元率領一軍攻打位於天津西北面十里外的北倉倉城,妄圖奪取那裡囤積的漕糧。可惜這一次勝保這次是說什麼都不敢當敗保了,率軍親臨北倉守禦,咬緊了牙齒不再退後一步,期間勝保還一度親臨前線督戰,親手砍死好幾個臨陣後退的清軍將領,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打退了吉文元的進攻,勉強保住這座重要糧倉。並乘勢把他的大營建在了北倉。

與此同時,在勝保的命令下。長蘆鹽政文謙和特克慎也在白洋淀僱傭了一批雁戶組成團練,日夜兼程的搶先趕到了天津正東面距離稍遠的武糧城。同樣守住了這處重要糧倉,沒給太平軍搶先動手的機會。然後勝保又趕緊給武糧城增派兵力,好好歹歹總算是替咸豐大帝保護住了天津周邊的漕運糧倉,沒讓北京城裡的旗人老爺餓了肚子。

攻打北倉失利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讓頭腦有些發熱的李開芳和吉文元意識到他們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兵疲將憊,士卒傷病情況嚴重,很難再發起大規模戰事。再加上天津城內糧草充足有利休整,所以經過商議後。李開芳和吉文元決定調整戰術,改一味的流竄進攻為退縮防禦,立足天津等待清軍出現破綻再適時發起反擊,也等待楊秀清一再承諾一定會派出的援軍。

為了保持與外界的聯絡,還有為了爭取時間加固防禦,李開芳和吉文元也沒有把全部軍隊收回城內消極守城,協商後決定由吉文元屯兵南門城外,建立一座土木結構的出城(修建於城牆之外的小城,可以作為防禦工事)。構造緩衝保護最容易受敵的天津南門。李開芳則率領主力坐鎮城內,組織百姓兵勇修繕加固年紀已經有四百五十年的天津城牆,大量建立城防工事,以為持久計。

俗稱算盤城的天津城是個很標準的長方形。從南到北僅寬八百米,不易受敵也容易守禦,但城牆從東到西的長度卻長達一千五百米以上。容易被攻城方展開兵力發起強攻,好在北門外有水量浩大的海河保護。天生防禦力比較強,久經沙場的李開芳和吉文元選擇地勢開闊的南門外建立出城。自然是正確並且明智的選擇。而對清軍來說,一旦讓吉文元把這座出城建成,他們再想阻止太平軍修繕年齡老邁的天津城牆就成了痴人說夢,不惜代價的發起進攻阻止吉文元建城,堅決把太平軍全部趕回總面積只有一點五五平方公里的天津城聚而殲之,無疑才是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