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蘇遊問起這裡邊有些什麼店鋪,季松沒有遲疑,好像也沒有經過思考,張口即來,很顯然對這些什麼店鋪很是熟悉。
“額……”
聽到季松介紹的那麼順溜,蘇遊不由的有些無語了。以他對季松的瞭解,知道這個東西絕對不是他要去刻意記的,所以那隻能說明一種可能,那說明這些店鋪太有名氣了,就連季松這些外行人,不怎麼關注這個的人也都知道。
“當然,蘇哥,這裡邊最有名的還不是以上的這些,而是榮寶齋。曾經有人說過:琉璃廠的出名是因為榮寶齋等這些著名文化老店才享有盛名的。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榮寶齋的前身叫做“松竹齋”,光緒年間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更名為“榮寶齋”。著名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榮寶齋”三個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於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裡的常客。蘇哥,不知你仔細看過《開國大典》這部電影和那幅《開國大典》的照片沒有,裡面那位蓄著長鬍子的著名老者沈鈞儒先生使用的鎮尺,就是購於這榮寶齋。”
這個榮寶齋顯然名氣極大,不然的話蘇遊相信這季松也不會才留到這最後才講。儘管在季松剛說到這榮寶齋的時候,蘇遊就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季松介紹完則榮寶齋的時候,蘇遊還是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家老店的名氣之大。蘇遊覺得等下絕對有必要去那裡看看。就算不買,看看也是好的。
“清末民初的時候,榮寶齋、大千畫廊等琉璃廠老店紛紛爭懸名家書畫於窗前。引來人們駐足觀賞,當時更是成為琉璃廠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當時,也是數這榮寶齋名畫最多而最為熱鬧。榮寶齋最著名的又要數木版水印和複製品。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技術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術為一體,使水印品的藝術更臻完善,曾得到魯迅先生的讚許。”
看到蘇遊沒有說話,以為蘇遊對這個敢興趣,季松於是又接著介紹這個榮寶齋。
“阿松,看來這個榮寶齋名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等下的話你可一定要帶去好好的參觀一下啊。”
等到季松介紹完榮寶齋之後,蘇遊緩緩開口說道。
聽季松講的越多,蘇遊就對這個榮寶齋越感興趣,很想要去好好的看一下。畢竟,親自去看一下比聽人家介紹要直觀的多。
“呵呵,行勒,那個地方我們等下就去看看,那地方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過去了。”
聽到蘇遊想要去拿榮寶齋,季松想都沒有想就直接答應了,其實他甚至都不需要蘇遊說,都決定要帶蘇游去看看,畢竟到了這琉璃廠大街而要是不去拿榮寶齋的話,那真的不能說到過這琉璃廠大街。
此時的榮寶齋更像是一個象徵,一個和長城一樣的景點。有點那個“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思。
“恩。”
聽到季松答應,蘇遊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這個時候,蘇遊兩人恰好走到了那琉璃廠名字的牌匾下邊。看到那牌匾,蘇遊情不自禁的抬起了腦袋,瞻仰這幾個大字。
“走吧,阿松,既然來了,我們就好好的逛逛啊。”
看了一下那幾個字之後,蘇遊才收回目光,對著身邊的季松說道。
“這邊你比我熟悉,帶我去看看,看哪裡有什麼出售物件沒有。”
說完之後,蘇遊又接著說道。蘇遊這裡所說的物件自然不是那種已經被鑑定出來的,或者說那些造假的物件,而是說的是那些新出土的物件,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那種剛盜墓出來的物件。
其他的東西,蘇遊不怎麼敢興趣,儘管對這行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些基本的東西,蘇遊還是知道的。越是這樣名氣大的地方,就越是有人會想著趁著這個地方的名氣來行騙,也就是說造假。當然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