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3部分

在解決經濟危機的時候,薛希嶽徹底的放棄了以往的帝國經濟政策,放棄了完全自由市場的經濟模式,因為自由也就代表著無序,代表著混亂,代表著投機倒把,在當時的經濟學家眼裡,那場幾乎摧毀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危機實際上就是由股市投機倒把引發的,並且波及到了金融市場,對製造業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幾乎就摧毀了帝國的經濟基礎。薛希嶽採取的政策是有限的政府幹預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政策,而其最重要的標誌是,由政府出臺各種各樣的經濟法規來約束資本家的投資行為,遏制投機倒把活動,規範市場秩序,以形成良好的競爭與發展機制。這是長遠政策,而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則是透過大規模政府投資,興建大量的基礎設施,利用政府財政赤字來增強社會資金流動,透過有限的,有控制的通貨膨脹最終刺激經濟發展。

對唐帝國來說,這顯然是最有效的經濟發展手段,而且這些政策的最終目的都是要讓帝國從根本上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可這卻直接導致了其他國家的經濟進一步衰退。特別是在讓“唐元”貶值,以此增加出口,利用外界投資,以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來拉動帝國國內經濟增長方面,這幾乎搞垮了其他國家的經濟。而正是這些政策,最終導致“金本位”的世界金融體系崩潰,貿易競爭最終嚴重激化了原本就不怎麼好的國際關係,為後來的全球戰爭埋下了伏筆。

在薛希嶽所採取的一系列的經濟政策中,似乎與軍隊沒有多少關係,可實際上卻有很大關係。比如,透過擴大軍購刺激工業生產。另外,在基礎建設方面,當時薛希嶽規劃了帝國的交通基礎幹線,其中大部分都在戰爭爆發前建成,而這些交通基礎設施的建造工作也需要軍隊的支援。反正,當時薛希嶽要想讓他的經濟政策得以順利推廣,就必須要得到軍隊的全力支援。顯然,薛希嶽在這個時候提出成立空軍的話,不僅不符合帝國的實際國情,還將使他失去海陸兩軍的支援,恐怕他的經濟復甦政策就不會獲得成功,至少不會完全成功了。

因為這些眾多的原因,成立空軍的事情就拖了下來,而這一拖就拖到了戰爭爆發。在戰爭爆發前,沒有人再提起過成立空軍的事,而且受唐帝國影響,美國也沒有成立空軍,也正因為這個潛力最強大的對手都沒有成立空軍,那唐帝國有什麼必要要成立空軍呢?戰爭爆發後,薛希嶽曾經提出過要成立空軍的打算,可誰都清楚,在戰爭期間大規模改組帝國的軍事結構,這是最不明智的事情。因此,薛希嶽也不過就是提一提而已,並沒有編入正式的日程安排。在他康復重新執政後,又提出過成立空軍的事情,可聶人鳳與嚴定宇都堅決反對,而且理由充分。最終,雙方都各讓一步,薛希嶽保證不在戰爭期間成立空軍,而聶人鳳與嚴定宇也答應在戰爭結束後會與首相討論成立空軍的事情。

也許在戰爭爆發前,要不要成立空軍還存在著爭議,畢竟當時航空兵才出現,沒有完善的戰術理論體系,而且誰都無法肯定航空兵在未來的戰場上到底有什麼樣的地位,是否能夠主宰戰爭。另外,戰爭爆發前,軍隊規模有限,航空兵的規模也有限,作戰飛機的效能更是很不理想,就算成立了空軍,空軍的規模也不會很大。另外,讓陸軍與海軍各保留一支航空兵,這對陸海兩軍的指揮體系也沒有多大的影響。到現在,恐怕就不再有任何人懷疑成立空軍的必要性與必然性了。

航空兵的作用是不用懷疑的,其主宰戰場的地位也是不用懷疑的。而成立空軍的最大意義就是簡化陸海兩軍的指揮系統,同時讓航空兵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這中間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軍事指揮體系,二是軍費。

軍事指揮體系很容易理解,任何一名將軍都希望自己的指揮系統越簡單越好,如果能夠直接指揮每一個士兵的話,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了。當然,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