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吃飯了—這乃是大多數唐朝人的終生夢想。
什麼?您說我騙您?您翻遍了唐朝官員的等級名冊,就沒有一個官職叫“宰相”?
唐朝確實是沒有宰相這個官職,但是上至皇帝,下至農夫,大家都經常說起宰相,而且也都知道這個官就是輔佐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最高階最大的官。
唐朝實行的是群相制,也就是三省裡不止一位高階官員,可以透過被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官銜,被承認為等同於宰相,進入政事堂參議國家大事,以及吃到最精緻、最高階的小灶飯。
政事堂在哪裡呢?基本上這是一間專供宰相們一起使用的辦公大廳,位置在皇宮裡面,靠近上朝大殿和皇帝辦公室的地方。您要是還不能理解,可以參考北京紫禁城裡的養心殿和軍機處之間的位置關係,當然,唐朝的宰相比清朝的軍機大臣們權力大得多,性質完全不一樣。
您呢,熬到五六十歲的時候,可能有一天會拜相進入政事堂。跟著其他宰相一起,各自坐到自己的書案後,就一些政事議題聊啊,商量啊,工作到午時,外面有雜役稟報:“列位相公,天子賜食至。”
4。上朝日請務必參加公款吃喝,品種豐富,料足量多(4)
這時,就有御廚的雜役挑著食盒進來了。您這新晉的宰相還怪興奮的,可是一看同僚們都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當然謝恩還是必需的。原來皇帝隔三岔五地把自己御膳房做出來的食物賞給宰相們的“堂廚”,這都算是一種制度了,也是大領導努力搞好與下屬關係的一種手段,意思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你們吃了我的飯,對我打獵泡妞等私生活就睜一眼閉一眼,少管點兒吧。(某魏姓宰相:你做夢!)
於是大家開飯吧!不用換房間,就在政事堂大廳裡,自有下人佈置食案,放坐席,抬水來伺候各位宰相洗手,“堂廚”裡的廚役也會把一道道菜餚和餐具抬進來在食案上放妥。
一切佈置完畢,張相公請請,李閣老走先,王尚書不必過謙……大家按心照不宣的次序入席坐定,舉筷開餐,邊吃邊聊。
這頓在辦公室吃的午飯,氣氛要比“廊下食”輕鬆融洽很多。朝廷不僅允許,而且鼓勵宰相們邊吃邊談工作。大家肚裡有食,心情會比較好,很多棘手事務就在吃吃喝喝中解決掉了。如果您長期只吃飯,不談工作、不幹活,還會被別人譏笑為“伴食宰相”,意思跟尸位素餐差不多。
就算不談政務,各位相公在吃飯時聊聊家鄉的風土人情、奇聞逸事,也有助於增長見識、促進感情。當然,昨夜您在平康坊小娘子家的香豔經歷還是不要拿到政事堂來聊最好。
此外,聊天內容豐富、氣氛輕鬆,可不代表禮儀要求不嚴格,畢竟政事堂食是一種政治待遇,跟與狐朋狗友們下館子喝酒吃烤串還是區別挺大的。
最基本的禮儀要求:首先,您不能隨隨便便地進政事堂蹭飯吃,必須有了宰相資格以後才能上桌;其次,您還不能隨便退席,如果有人中途退席出門,別的宰相必須停筷等著,人齊全以後再繼續吃。
曾經有一回,宰相們正在政事堂吃飯呢,某個權臣把自己的一個同黨宰相叫出去商量事,商量完倆人就一起弄了點兒飯吃。政事堂里正等著繼續吃飯的宰相們聽說這事,有兩個老臣當場摔筷子,飛馬回家告病不起,鬧著要辭職,朝野大譁,紛紛譴責權臣不守規矩、喪盡天良。您看這亂吃飯的事故是多麼嚴重啊。
您問這頓飯裡都有什麼食物?那就太多了,詳細的我留到下回再說,反正您只要知道這個政事堂廚每年耗費的開支是相當大的一筆數字,以至某些宰相看了都肉疼。曾經有不止一位宰相不止一次提出來,說國家財政挺困難的,我們老這麼大吃大喝,影響太壞,要不把這塊的預算經費削減點兒吧?
您猜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