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5章 【開放互市】

時間來到半年後,天工坊陸續推出肥皂、香水、玻璃、鏡子、鐘錶等物,一經問世立刻引來哄搶,令項南輕鬆獲得數十萬兩白銀。 而朝臣見狀,自然很是眼熱,便提議該項產業應交由戶部打理。 不過項南卻並不答應,而是交由內廷負責。 內廷本就負責侍奉皇帝及其家族。項南即位之後,將十二監的管事太監挨個修理一遍,現在上位的,都是由他提拔的新人。 而且監數也由十二監改成了十一監,除去了司禮監。這使得太監的權力大大下降。以後只能負責皇宮與宗室的事務,至於外政則是既無權也無法干預,避免了閹黨的做大。 天工坊賺到的錢,項南並沒有亂花,隨後就投資到了鋼廠的建設上。 因為有了足夠的鋼材,才能生產大炮、槍支,才能武裝明朝軍隊,以便取得戰爭的勝利。 要知道,明朝看似強大,其實四面皆敵。 北方有瓦剌、韃靼,西方有東察合臺汗國,南方有安南和蒲甘,西南方有烏斯藏,東方有倭寇…… 再加上前些年的土木堡之變,明朝損失了五十萬軍民,國力大喪,也令周邊各國對大明態度噯昧。 由明太祖、明成祖時期的恐懼、忌憚,而逐步轉為輕蔑和挑釁,就連蒲甘都敢在邊境作亂了。因此鑄造火器,增加軍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且一旦對外戰爭取勝的話,項南也能夠洗刷土木堡之變的屈辱,積攢足夠的聲望,從而對國內的文官群體下刀子。 明朝末年,之所以東林黨鬧個不休,連稅都不願意交,就是因為皇帝威望不夠,那些士紳有錢都不給他。 他們尤其喜歡玩一招,就是到孔廟去哭廟,假借民意對抗朝廷,令地方官和朝廷都束手無策。 而清朝入關之後,再有哭靈的一律處斬,就連大才子金聖嘆,都是因此而被斬的。自此之後,江南士紳再不敢玩哭靈這一招。 隨後康熙、雍正、乾隆相繼大興文字獄,也是借題發揮,藉此打壓士林中人。 事實上,如果不是遭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朝的封建制度應該是最完美的。 清朝十二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期間沒有宦官、外戚、權臣亂政,沒有藩王造反。疆域之廣,人口之多,也是歷朝歷代所不及的。 …… 項南現在就是在積極養望,操心國事,不斷的推出各項利官、利民的政策,比如開放互市、改土歸流、提升工資等等。 互市,是中央王朝與外國或異族之間貿易的通稱。 當時而言,中原的科技和物產都極其豐富,因此中原的商品在外國和異族都非常受歡迎。比如茶葉、絲綢、布帛、鹽巴、瓷器、鐵器等等。 而外國和異族的物產,對中原也很有吸引力。比如草原的駿馬、毛皮、牛羊,青藏的雪蓮、黃金、蟲草;南洋的珍珠、香料、白銀,等等等等。 因此衍生出了茶馬互市、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等。 但是明朝作為天朝上邦,常常會因為政治和軍事的原因,對互市進行限制和封禁。 比如明朝與蒙國互市時,不僅限制互市的人數,而且對商品也大加限制。比如鐵器,就絕對不允許買賣。因為擔心蒙國會將鐵器砸爛之後,鑄造兵器。 即使如此,蒙國各部對開放互市的呼聲都很高。因為蒙人退回大漠之後,科技水平極速衰退。 在元朝時,蒙國大軍連火炮都可以熟練應用。到了現在,連口鐵鍋都煉不出來。而且他們也急需食鹽、茶葉、糧食、棉布等。所以蒙國甚至一度以戰爭相要挾,逼迫明朝開市。 如今項南要開放互市,主要是為了賺取錢財,促進貿易。 要知道,現在國庫空虛,整個戶部的存銀加在一起,都還不到五百萬兩白銀。 而康熙末年,就算一度昏庸,放任皇子爭權、大臣貪汙,但仍然給雍正留下了兩千七百萬兩白銀。 因此五白萬兩白銀真的是太少了,也就夠勉強維持朝廷運作的。如果忽然遇到災荒,朝廷根本就拿不出錢來賑災,所以必須要開源節流。 開放互市,就是很好地一條。 …… 改土歸流,則是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 自古以來,雲貴、湘鄂、粵西一帶多少數民族,雖然屢次被中原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