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是大唐的一件急事,所以長孫無忌等人在接到宮裡的訊息之後,騎著快馬就向皇宮趕去。
一行人進得皇宮,相互望了一眼之後,便直接去了御書房。
李世民在御書房正著急的走來走去,長孫無忌等人進來之後立馬問道:“聖上,出了什麼事情?”
李世民見到他們幾人,也不再客套,直接將邊關急報拿給他們來看,長孫無忌等人看完之後,頓時一驚:“闊州刺史別叢臥施舉州投降?真是丟盡了我大唐的臉面。”
李世民看了一眼他們,道:“哼,別叢臥施投降事小,如今朕就擔心吐蕃會得寸進尺,若是攻下渃洲和松州的話,只怕他們就要直逼長安了。”
長孫無忌眉頭微凝,如今大唐的情況的確有些不太樂觀,前不久前大唐剛派兵與薛延陀交戰,如今吐蕃又來找事,明顯是想趁大唐騰不出手的時候來佔便宜。
只是這樣想後,長孫無忌立馬說道:“聖上莫急,松州城易守難攻,吐蕃倒不一定能夠攻下,而那吐蕃最近幾年雖然發展迅速,但與我大唐相比還是差了許多的,他不可能有野心與我大唐決一死戰,臣覺得他們肯定只是想佔些便宜。”
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時才不過二十幾歲,他從繼承首領之位開始就多番征戰,平定了吐蕃內亂,使得吐蕃一統,而吐蕃一統之後,松贊干布便對吐谷渾、党項等大唐的附屬國出戰,在前幾年甚至還想讓李世民嫁個公主去那裡。
但大唐根本就沒有把吐蕃放在眼裡,因此對於他們的請求根本不予同意。
再加上吐蕃所在的地方十分貧瘠,又不在絲綢之路上,所以李世民對攻下吐蕃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只是讓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是,吐蕃的松贊干布竟然膽子這麼大,打了吐谷渾、党項之後竟然敢來找他大唐的晦氣。
長孫無忌說完,李世民冷哼了一聲,而此時的李靖卻保持沉默,他是武將,按理說對於打仗是最熱衷的,但他的軍功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已經讓李世民對他產生了忌憚之意,所以像這種事情,他提提意見可以,但絕對不能表現的對打仗這件事情很有興趣的樣子。
李靖不語,李績卻是開口了。
“聖上,吐蕃此舉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如今我大唐正與薛延陀作戰,兵力以及糧草有些不濟,不妨先不要急著出兵,派人與吐蕃和談為妙。”
李績是個文官,雖然打仗也是把好手,但他更關心的還是大唐的發展與民生,如果大唐百姓不用經歷戰爭之苦,他還是願意為之做出努力的。
隋唐之亂,中原之地的人口銳減,如今雖說比以前好了不少,但人口真的說不上多,李績不希望看到戰爭的發生,與薛延陀一戰他沒能阻止住,但跟吐蕃一戰,他覺得自己必須傾盡全力才行,因為吐蕃不是薛延陀,吐蕃比薛延陀的勢力要強大的多。
李績話罷,李靖眉頭微微一凝,沒有開口,但旁邊的牛進達就不願意了,道:“那吐蕃欺負到我大唐頭上了,我們跟他和談?屁,要我說,打,打到他們滾會老家去。”
牛進達這麼一說,其他跟來的武將也紛紛表示這一仗得打,吐蕃欺負到他們頭上了,這氣他們大唐就從來沒有受過,如今要是還不打和談,傳出去豈不是叫人笑話?
李世民望著這些人沉思了片刻,最後說道:“幾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吐蕃攻我闊州,的確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只是如今我們失去了闊州,若與他們和談,丟面子事小,讓吐蕃覺得我大唐可欺,向我大唐索要賠償事大。”
說到這裡,李世民又掃了一圈眾人,接著說道:“我大唐如今的情況不能與吐蕃決一死戰,滅掉吐蕃,和談是肯定要談的,但這和談不能是我們求著吐蕃和談,必須是他們求著我們和談,吐蕃剛統一,想來也不敢與我們決一死戰,把之前所有的成就都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