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牛是李治的護衛統領。
當初是跟著王氏一起從太原王氏過來的。
不過,這些年來,王大牛一心為李治著想,倒是徹底的取得了李治的信任。
「是啊,很多東西都是大哥搞出了新動靜之後,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聽說他第一次來到登州,還是為了賑災而來呢。
當時偌大的登州,百姓們過著食不飽腹,衣不裹體的生活。
朝中誰都不敢主動請纓的要來登州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大哥站了出來。
原本大家都等著看他的笑話呢,結果人家來了登州之後,沒有幾天時間就初步解決了大家的吃飯問題。
甚至還可以讓大家吃大黃魚來代替吃飯,簡直是重新整理了大家的認知。」
對於李寬的發家史,李治是非常清楚的。
當年,他那真是幾乎天天泡在楚王府裡頭,跟裡面的丫鬟僕人都混熟了。
「確實如此,我記得以前一本書動不動就要幾貫錢,但是現在卻是頂多幾百文錢,甚至已經有一些書籍降低到了幾十文錢。
就連普通農家的子弟,咬一咬牙也能有機會買上基本心儀的書籍了。
還有那精鋼,以前要購買一把我隨身攜帶的精鋼製作而成的佩刀,沒有個百來貫錢是絕對不夠的。
但是伴隨著精鋼價格的不斷下降,各種兵器的價格都有所下滑。
像是我這樣的佩刀,有個十幾貫錢,基本上就搞定了。」
王大牛撫摸著自己腰間的大刀,彷彿它能給他提供莫大的信心。
「曬鹽和造船,還有海貿與捕魚,這四個產業是登州的支柱產業。
其實我覺得將來金山港完全可以參考登州這邊的做法,重點發展這四個產業。
今天我們看了曬鹽作坊,明天我們去造船作坊好好的參觀一番。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還想登上漁夫的海船,去見識一下捕魚的場景。
金山港四周都是大海,漁業資源肯定是非常豐富的,到時候我們倒是不用擔心會沒有吃食!」
李治對大唐還是有很多不捨的。
一旦登船離開登州,就意味著他這輩子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大唐了。
所以他在盡肯能的給自己找藉口,讓自己能夠在登州多待一段時間。
「九郎,我覺得這一次去到金山港,如果能夠帶一批工匠過去的話,對於我們的發展壯大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作坊城那邊如今一年繳納的賦稅收入,就已經比一個道都要多了。
這充分的說明瞭發展工業對於賦稅收入的重要性。
最關鍵的是各種匠人製作出許多貨物之後,豐富了百姓們的生活,讓大家手中的錢財有了更多的選擇。」
王大牛雖然是學武的,不過出生太原王氏偏房的他,還是讀過幾本書,有些見識的。
「這個要慎重!我這個大哥啊,我算是比較瞭解了。
你要是帶著一幫貨物離開大唐,不管買了什麼,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如果你攜帶匠人出海的話,其實還是有很多限制的。
像是水泥作坊這些東西,現在已經慢慢的沒有管的那麼嚴格了。
但是像是瓷器作坊的匠人,絲綢作坊的匠人,還有棉布作坊的匠人和曬鹽作坊的匠人之類的,就很有問題了。
至於煉鐵作坊和火藥作坊的匠人,誰要是敢在海外獨自成立類似的作坊,估計沒有什麼好下場。」
李治算是李寬的半個徒弟,對於李寬的很多想法,他是比較理解的。
所以這一次去金山港,雖然他帶了不少的人馬,但是會觸犯李寬忌諱的東西,還真是沒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