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章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1)子貢曾言:“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此言一出,眾人皆覺其意深遠,似有大道之行。然而,夫子聞之,卻微微搖頭,輕嘆一聲:“賜也,非爾所及也。”

夫子之言,非是對子貢之非議,實乃對大道之闡述。子貢所願,不過是不願他人之不善加於己身,亦不願己之不善加於他人。此心雖善,然大道之行,非止於此。

大道者,乃天地之間至理,非一己之私願所能及。若只求自身之不受害,而不思及天下之人,此乃小我之境,非大道之行。大道之行,需心懷天下,以眾生為念,方能通達天地,領悟至理。

故夫子言:“非爾所及也。”非是貶低了子貢,而是提醒他大道之深廣,非一己之力所能及。子貢雖賢,然仍需努力學習,方可接近大道之真諦。

吾輩當以此為鑑,不可滿足於小我之境,當胸懷天下,以大道為行。如此,方能通達天地,成就非凡之業。大道之行,雖遠且艱,然吾輩當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直至領悟至理,成就大道。

(2)從“我不想被坑”到“我也不坑人”:孔子與子貢的“坑人”哲學

話說春秋戰國,那是一個群雄逐鹿、諸子百家的時代。就在這樣一個熱鬧紛繁的舞臺上,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為後世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孔子和子貢之間那段關於“坑人”與“被坑”的有趣對話,看看其中蘊含了哪些深刻的人生哲學。

子貢,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以善於言辭和經商聞名於世。有一天,他跑到老師跟前,一臉認真地說:“老師啊,我有個想法,我不想別人坑我,我也不想坑別人,這樣是不是很公平很正直啊?”

孔子一聽,眉頭一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慢條斯理地說:“賜啊(子貢的名字),你這個想法雖好,但要做到可不容易啊。”

子貢一聽,有點不服氣:“老師,為啥不容易呢?我覺得挺簡單的啊,只要大家都這麼想,世界不就和諧了嗎?”

孔子搖搖頭,嘆了口氣:“賜啊,你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要知道,人與人之間,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互不傷害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你想不被人坑,就得先學會不坑人;但你不坑人,並不代表別人就不會坑你。這就是社會的複雜性,也是人性的複雜性。”

子貢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老師,我明白了。原來要做到不坑人,還得先學會保護自己不被坑啊。”

孔子點點頭,又說:“不僅如此,你還要學會理解別人為什麼要坑你,這樣才能真正避免被坑。因為很多時候,別人坑你並不是因為他們本性惡劣,而是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和無奈。只有當你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也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子貢聽了,眼睛一亮:“老師,您說得太對了!我以前總是想著怎麼避免被人坑,卻從來沒想過要去理解別人。現在我明白了,要想不被坑,就得先學會理解別人。”

孔子聽了,滿意地點點頭:“賜啊,你能有這樣的領悟,我真的很欣慰。記住,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是競爭和對抗,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包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和諧共處,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這段對話雖然簡單,但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要想在社會中立足,不僅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被坑,更要學會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絕對的強者或弱者,只有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夥伴。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這一點時,才能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啦,孔子和子貢的這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