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暫且遊刃有餘。”
祂對著莫馭露出一個微笑:“要想加入這場神戰,你必須知道遊戲的規則。神明之間皆可吞噬,然而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種物質層面的吞噬不同,神明的吞噬發生在精神的層面。”
蓋娜吐出了一團黑色的煙霧,那團煙霧順著祂的視線,飄到了祂的掌心間。
“相似即可相融,”祂又吐出另一團黑色的煙霧,以煙槍牽引,兩團黑色煙霧皆浮於祂的掌心,一團被捏成兔子,另一團被捏成巨狼,“相融的前提是,認同。”
在祂的手心,兔子與巨狼互相對峙,它們之間的霧氣如絲線般相互吸引,相互牽連。
“誰率先認同了誰,誰就將臣服於誰,失去自我,被其吞噬。”兔子忽地扭曲,形變,成為一團看不出模樣的黑霧,被巨狼一口吞下,“對於自身即為理念的神明而言,認同了他人的理念,就相當於失去了自己的堅持。
認同者會化作能量,被吸收、消化,成為被其認同的神明的食糧。哪怕是一瞬間的認同,都足以使自己的一部分消融。”
“否定即分裂。”蓋娜又道,“無論是多小的分歧,都會產生裂縫,最終引發質變,足以撕裂神明。否定與分歧,不僅可以擊碎原本一體的神明,還能在發生認同與消融、但消化未完成之時救回失誤的同伴。”
“因此,神明的吞噬之戰,是一場認同與否定的思維之戰。”詹娜絲笑道,“讓敵方認同自己的同時,自己必須堅定地否定敵人。這是一場靈魂與靈魂、信念與信念之間的戰鬥,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真正的真理。”
“然而,神戰之中,若是三個靈魂彼此枯燥對視,那麼毋庸置疑,誰也不會認同誰。”蓋娜說,“為了創造機會,參戰的神明會利用記憶編織幻夢、虛構場景與事件,以此尋求發生‘認同’的可能性。邏輯、情感、合理性都不再是判斷正確的標準,唯一的正確就只有‘自我’。”
“偏離了‘自我’,就有可能與其他神明趨同,從而被消融、被吞噬。”詹娜絲道,“面對信眾的信仰,能否保持‘自我’,其實並非至關重要。神明強調‘自我’的重要性,是因為只要進入這種吞噬神戰,哪怕只是在一瞬間對自己產生懷疑與迷茫,就會全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