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兩把鑰匙,一把給了睡蓮,另一把給了寧佑,說道:“這就是家主信物,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承認。”
次日清晨,燕京城門剛剛開啟,兩輛馬車悄然出了城門,馬車在離通州港碼頭不遠處的義莊停下,裡頭的男男女女到了義莊換上白麻布孝服。
出殯的隊伍擁著棺材前行,紙錢兒在空中飛舞,一行人登上河港碼頭等候在此的靈船,靈船上哭聲震天。
他們不知道,此刻正有一個人正在河港燈塔上,用西洋望遠鏡看著這一幕。
東平郡王世子緩緩放下望遠鏡,對下首軍官說道:“那個靈船沒有問題,放行。”
軍官遲疑道:“可是我們家王爺吩咐說,對來往船隻都要嚴加抽查——。”
東平郡王世子立刻面色一沉,打斷道:“昨天謠言剛起,今天就要一個個查檢船隻,未免打草驚蛇。此次我們東平郡王府冒著偌大的風險全力擁護肅王,難道肅王不相信我這個世子的判斷?”
軍官忙道:“都是下官失言,請世子爺恕罪。”
東平郡王冷哼一聲,他站在燈塔上,直到掛滿白色幔帳的靈船漸漸遠去,剛才那個穿著白色緇麻孝衣的少女又浮現在眼前,和夢中的那人真是
156、居安思危祖父定策,舊情難忘世子放行 。。。
相像啊!
以前我沒能救得了她,今日救了她的家人,不知道來生,我和她是否能夠相逢呢……?
作者有話要說:我早就說過,東平郡王世子對顏大小姐痴狂到極致的愛戀,並不是閒筆。
圖1為桃符,在春聯沒有出現之前,中國人過年是將此物懸掛在門上驅邪避鬼,求的來年安泰。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聯語,代替了神荼和鬱壘的名字,人們一般都在上面寫上一些吉利的詞句。
宋太祖乾德二年後蜀君主孟昶於除夕令學士幸寅遜題桃符誌喜,蜀主對學士所題詞語不滿意,即揮毫書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孟昶的題詞改變了傳說中桃符的內容與性質,使桃符由原來驅鬼的桃木牌變為表達某種思想的特殊文體——聯語。有些專家認為孟昶的題詞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2'。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在除夕時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官廷豪門推廣到了百姓門戶。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鑑賞春聯。當他發現有一屠戶人家因沒錢買紙所以沒貼春聯時,他便命人取來紙墨,當下揮毫,為屠戶題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
157
157、月落烏啼風霜滿天,靈船燈火喜憂參半 。。。
五日後;松鶴堂。
當家主母楊氏伺候顏老太太用早飯,烏木包銀的公筷夾了一隻蘿蔔羊肉水晶餃;沾了沾薑絲醋碟,然後才放在顏老太太跟前的青花纏枝蓮紋小碟上。
顏老太太緩緩搖頭道:“彩屏、添一副碗筷來。”
又對楊氏說:“你坐下來陪我一起吃;孩子們都不在,怪冷靜的,我一個人吃著沒意思。”
楊氏乖順的坐下,喝了幾口粳米粥;欲言又止的看著顏老太太。
顏老太太對彩屏使了個眼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