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主要的是別人都去了,自己沒去,誰知道談論的事情是什麼,到時候都聯合起來,一起攻打吐蕃,憑吐蕃如今的實力根本無法應對。
“待我寫封信,問個明白,若去,奴奴你就跟在旁邊,陪小貝堆雪人吧。”赤德祖贊說出了金城公主最想聽到的話。
幾乎是相同的時間,突厥的默棘連也收到了一柄沒有開鋒的寶劍和一封邀請信,控制著軍權的闕特勤與默棘連一起觀看。
赤德祖贊遇到的問題也成了他二人的問題。
“要不再派頡利發去一趟?”默棘連知道闕特勤不可能過去,想到曾經派出去的得力助手問道。
闕特勤考慮一番“寫信再問問。”……,
第四百一十六章 紙幣興起於交換
吐蕃和突厥紛紛給張小寶、王鵑二人寫信詢問華山論劍的具體事宜。
兩邊的人都清楚,所謂的論劍絕對不是看誰做的劍好,更不會只用嘴來說,估計到了地方就可能遇到一場全武行,需要事先準備一番,以免到時候丟了面子。
那麼不是僅僅丟掉自己的面子,丟的是一個國家的臉面。
赤德祖贊已經決定親自入唐,他考慮清楚了,不就是去看李隆基麼?難道他還真敢把自己留下不成,吐蕃反正都已經被張小寶那混帳玩意給折騰的這樣了,到大唐瞧瞧,都說大唐如今非同尋常,而聽為虛,眼見為實。
順便還能讓金城公主回家一趟,如能在論劍的時候比過大唐,想來李隆基在對待吐蕃的問題上會有所妥協。
如是琢磨著,赤德祖贊就開始嘗試與張小寶多多接觸,瞭解敵人才能有機會打敗敵人。
張小寶卻不著急了,整天看著王鵑來回折騰四萬大軍,站站軍姿了,植樹了,這些事情士兵們正在逐漸的習慣。
張小寶二人對於從吐蕃和突厥過來詢問的信擺出一副欲言還休的樣子,不說出具體的事情,總是強調兩邊的人到了大唐之後能享受到的好處,根本就是顧左右而言他。
兩個人最關心的事情是紙幣能不能被接受。
國內的訊息已經傳過來,壓制出來的鐵銅幣在百姓間的流通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如今國內的糧食多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文錢的購買力很大,鐵銅合鑄的錢幣就成了小數額的那種,很小,不僅僅是數額小,體積也小,十個新式的錢幣能頂上一枚正規開元通寶的價值。
很好的一個舉措,百姓們卻並不領情,更沒有熱情,有時候還使用銅錢,有的時候則是直接以物易物,沒有人願意主動去錢莊兌換。
“看樣子還得從商人身上下手。”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張小寶犯起愁來“養成習慣的消費思路不容易改變,還是商人們好,靈活。”
“弄差了吧?不少字就知道你也有弄差的時候,現在發行出去的紙幣大部分都是流通在商人與商人之間,數額太大,尋常人誰沒事兒身上揣十貫錢的紙幣,丟了怎麼辦?你當十貫錢是小數目?”
王鵑在旁邊不幫忙出主意不說,還氣張小寶。
“行啦,別給我用這樣的計策,你不激我我也會想辦法,不就是消費理念問題麼,簡單,我是準備自然過渡,自然懂嗎?
寫信回去,給咱們在各個地方開辦的學堂下命令,以後不直接發給學堂的學生東西,給他們錢,吃飯時自己花錢買,穿的校服自己花錢做,獎勵的話也不獎勵書本,讓他們自己買紙。
但是,必須要在咱們開的商店中買才行,去別的地方買太貴,讓他們習慣用新錢,十個頂一文的那種錢多給他們,到時候他們就會對家人說。
這個時代沒文化的人對有文化的人非常重視,識字的孩子有時候說話比大人還管用,咱們走兒童外交。”
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