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的時候就沒有跟著人云亦云,第三期也並沒有被週刊上的言論左右思維。
冊子寫得很詳細,關於被調查人的職業、年齡、性別。
這些都是賈璉要求的。
其中被週刊牽著鼻子走的,反而讀書人居多,當然,其中跟平他能夠老百姓買不起週刊不無關係。
相較日報的廉價,週刊在價格上是前者的十幾倍。
這樣一來,也就決定了閱讀者的經濟基礎。
當然,其中也不乏有經濟頭腦的商人,比如茶肆酒樓之類,將週刊以說書的方式,傳播出去。
但這樣一來,百姓接收到的收看內容,也就跟說書人的秉性以及思維掛上了勾。
因此最為準確的,還是這些自行購買的所有者。
商戶和士子是購買的大多數,但其中上了年紀的商戶,受到的影響反而更小。
因為生活的閱歷以及年歲的經驗,讓他們在面對這樣的資訊時,能夠更多的有自己的想法。
而其中影響最小的,還是朝廷官員,尤其官階越高,週刊的影響越小,甚至得負數。
畢竟週刊的存在,連史家兩位都能感知對朝廷官員的威脅,其他人自然也能感受得到。
不過就算只是這樣,賈璉心裡對這次週刊還是十分滿意的了。
畢竟即便是日報當先為在週刊刷口碑,但週刊畢竟還是第二期,而且大宣朝還是首例。
這樣的情況下,隨即檢測,還能檢測出百分之七十的百姓思維會受到週刊影響,這已然是個逆天的存在。
雖然百分百是不可能,但如今讓大宣朝百分之八十的人思維受到週刊影響,不過就是時間問題。
潛移默化中,人們從週刊中瞭解朝廷的一舉一動,甚至從週刊瞭解那些他們從前認為高不可攀、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皇帝也好,達官貴人也罷。
久而久之,週刊想要讓他們看到什麼,他們看到的就會是什麼,即便與事實相悖,這些人也會傾向並依賴週刊。
另一方面,柳湘蓮在達官貴胄眼中的分量、身價,賈璉也在想辦法提升。
意料之中,前期柳湘蓮對週刊流量上的幫助,中期轉換成了週刊對柳湘蓮身價品味的定位。
在當初賈璉有意識讓柳湘蓮和一般戲子伶人不一樣的情況下,有大宣週刊加持,柳湘蓮更是成了身份品味的象徵。
而水泥在賈璉的大力推廣下,沾了劉兆軒這個大善人的光,因為其相較於其他建築材料的耐久度以及堅硬度,更是成了供不應求的熱銷品,不過短短三月時間,就讓賈璉賺了個盆滿缽滿。
不僅於此,因為先皇對此前世家把權的陰影,新皇對權利這件事,顯得尤其較真。
尹善治作為百分百的新貴,在如今老臣更替,武將一盤散沙之際,成功被皇帝塞入軍中,以便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更好的掌握皇權。
“你等我,三年,我定以八抬大轎,娶你過門!”
兵權在手,為了安撫民心,皇帝遣尹善治作為虎威大將軍巡查邊關。
三年,是基本年限。
而八抬大轎,是一品大官才有的資格。
賈璉站在一旁,皺眉看著迎春眼淚汪汪的樣子,往尹善治看了看,終究沒有說出口。
刀劍無眼,當初皇帝作這個決定的時候,賈璉也在的,當時就委婉提過,只是皇帝並沒有採納。
和先帝相比,新皇更加執拗。
或者說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憑良心講,新皇是真的非常勤懇,為國為民的好皇帝了。
但在皇權這兩個字上,新皇卻是表現出了比照先帝更加極端。
很多原本大臣就可以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