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連黃巾軍四分之一都沒有,卻又偏偏不能守,也無險可守,這實在難壞了眾家兄弟。
許久,李典開口說道:“為今之計,也只好分軍拒敵,別無他法了”。
高雲搖搖頭,說道:“曼成此法不妥,若分軍拒敵,此一戰我軍縱然得勝,擋下四路賊兵,也必將傷亡慘重。那張角也是深諳韜略,豈能給我軍喘息之機?屆時必然盡出城中兵馬,合圍我軍,則我等皆死於此地矣”。
高雲這番話並不是危言聳聽,以張角的用兵路數來看,確實有這種可能。
眾將又議來論去,始終也沒有兩全之計。
高雲故意留出時間來,就是讓關羽他們先琢磨,只有先讓他們把局勢想明白,才能更好的領悟計策。
看時機差不多了,高雲笑了笑,站起身來,從身上取出四個錦囊,給關羽、張飛、高順、褚安每人一個,“眾家兄弟不必憂慮,破敵之計盡在錦囊之中。你四人回帳之後拆開來看,依計行事,切記不可透露半點風聲。此番,定要殺的那張角心驚膽怕!”
高雲幾番料敵決勝,眾將心裡早已經對高雲佩服的五體投地了,聽高雲這樣一說,一個個都來了精神。
“得令!”,關羽、張飛、高順、褚安四人一齊出列,雙手接過錦囊,轉身下帳去了。
高雲隨即宣佈散帳,讓帳上一干人等都退出去,只留下李典、周泰二人。
高雲把二人招到近前,低低吩咐了一番,二人臉上頓時露出驚喜之色,衝高雲一抱拳,道聲“遵命!”各自出帳去了。
第二天,天高雲淡,日薄風輕。
平明時分,鉅鹿城東、西、北三門大開,大隊黃巾賊眾魚貫而出,分為四路。
張寶領一軍在後,其餘賊寇分三路鼓譟而進,各自奔至“虎威軍”三座大寨之前,破口大罵,討敵叫陣。
但任憑這些黃巾軍喊破喉嚨,“虎威軍”三座大寨內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彷彿都睡著了似的。
三路黃巾賊寇各自詫異,悄悄摸到寨前,扒開鹿角,推翻寨門,吶喊一聲,殺入寨內。
不料寨內卻都是空無一人,三路黃巾賊寇搜尋半晌,也沒發現一個“虎威軍”的影子。
張寶雖是詫異,卻也來不及多想,率領大隊賊兵自中、右兩寨之間衝過,往北急行。
三寨黃巾軍又左右搜尋半天,始終未見一人,只好各自引兵返回鉅鹿,向張角稟報。
張寶引軍取道平鄉大路去救張梁,一直跑出七八里地,竟然未遇到一個官兵。張寶心裡暗暗嘀咕,心說:“難不成那‘虎威軍’因故突然撤走了?要不然眼看平鄉將近,怎麼會一個官軍也沒有……?”
正想到這裡,張寶突然看見前面一座大寨擋住去路,寨門開啟,寨內豎一面大旗,旗上赫然繡著“虎威”兩個大字!
張寶頓時一個激靈,險些從馬上跌落下來,驚道:“此處為何有‘虎威軍’營寨?”。
眾黃巾賊寇也是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張寶不敢冒然向前,便派一小隊兵卒前往打探。
過不多時,打探的黃巾兵卒回來覆命,報道:“大將軍,前面乃是一座空寨,寨中只有許多車帳器械,並無一人一騎。中軍帳後發現大量糧草,想必是官軍屯糧之所”。
“什麼!?”,張寶滿腹狐疑,沉思良久,突然仰天大笑,喜道:“我說一路上如此太平,看來必定是逎縣出了大事,那高雲連糧草輜重都來不及顧,便率‘虎威軍’連夜撤離了。我軍正好糧草緊缺,此乃天助我也!爾等速隨我進寨,先搬糧草!再往平鄉!”
大隊黃巾賊寇一聽說有糧食,眼都綠了,爭先恐後的搶進大寨,一個個直奔中軍帳後。
張寶開啟糧囷,果然糧米流出。張寶大喜,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