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著村裡人去幹城裡接的活兒,
給的工錢還高,口碑不錯,
這幾天估計是給劉虎幹完活回家裡休整幾天
知根知底之後,程峰也不在多想了
一個村的,欺負孩子的事做不出來
頂多問問,讓家裡的孩子跟著一塊沾光
照常打了聲招呼,拎著桶就往家走
麻子看著牛四:“倆條?”
牛四點頭:“倆條,倆天了,咱們要不要?”
牛四對麻子做了個跟蹤的手勢
麻子搖頭,“這才第二天,不著急”
牛四無所謂道:“你比我聰明,覺得可以了,到時候叫我一聲”
麻子也沒否認:“放心,都是老朋友了,你還不知道我?”
望著程峰兄弟倆遠去的背影,眯了下眼睛:“摸魚確實能掙錢,但要一直能摸到魚,誰還會去種地?咱村裡又不是沒這想法的,最後為啥放棄了,還不是不穩定,看著地快荒了才放棄的,一兩天的算不得什麼,再看看”
牛四:“你有數就行,過兩天城裡還有活,到時候咋辦?”
“咱家的娃調皮的亂跑,不著調,老程家的老三才14歲,他可以,咱老劉家的娃也能行”
看著牛四還有話說,麻子咋還能不知道牛四這麼想“不聽話打一頓就行了,不行就打倆頓,完了出工之前給自家婆娘說說,要真是連著幾天都有魚,咱就跟著沾沾光”
程峰也沒想到現實版的打倆頓在古代也會出現
只是苦了麻子牛四倆家的娃
自己這倆天的異常也被有心人看在眼裡
程峰心裡有數,不會出大事
前身比較老實靦腆,村裡人際關係也不咋關注,總想著自己不惹事,過好自己就行
世上最多的就是這種人
程峰就不一樣了,成年人的社會經歷,讓他對這方面的情況格外關注
好歹從那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來,總得知道誰好說話,誰不能惹吧!
自己做的事可不是關起門來自嗨,招人眼紅那是肯定的
眼紅的動起手來,肯定自己吃虧
摸魚又沒有門檻,也沒有人監督保護利益
真想知道訣竅總有辦法
所以自程峰只有倆個選擇,要麼到時候公開,要麼就先藏,選個時間段公開
程峰選擇把主動權掌握在自手裡
最差也是收手,我不掙錢了,你也別眼紅,大家都別弄了
得罪了我還想知道我的秘密?
食屎啦你
當然還看局勢,程峰算了一下,最好能藏三個月,
到時候萬一河裡魚少了,那也沒關係,自家也沒吃虧
在這之後,除了颳風下雨的天氣,程峰兄弟倆就一直靠著蚯蚓,引魚捕魚,第二天程峰趕著早去賣,偶爾也帶著大哥或者是石頭一起去,畢竟總得要熟門熟路
看著大錢是一個個的攢下來了
十天就餘了二十一個大錢
多的程峰還買了7尺粗布三個大錢,夠給家中五個人每人做一身衣服了
還給程母買了根簪子,一個大錢,
讓程母笑的合不攏嘴
程父雖沒說話,但看著家裡的歡聲笑語,嘴角也是忍不住的上揚
而程峰也感覺到自己在家的話語權重了一些
至少程父能聽進去了一些
不會一言而斷
程母有時也會附和一下
大哥更不會懷疑
這算是程峰最大的收穫了
不過看著自己起早貪黑腳上磨起的泡,程峰覺得該換個方式了
旁敲側擊的問麻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