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即將登基稱帝,這個訊息已經傳遍了天下九州。
各大世家的大佬都來了。
對於李牧登基稱帝這件事情,李淵也只得無奈接受。
說實話,李淵到現在都覺得有些夢幻。
當初還在秦家莊種地的少年,如今竟然要登基稱帝了,簡直是不敢想象。
而他真的要成為太太上皇了。
當初李世民奪了他得帝位,一直是他的心結,如今他孫子又奪了李世民的帝位,他不知道是哭還是笑,是驚喜還是無奈。
然而在準備登基的過程中,李淵卻是比誰都要著急。
事無鉅細,一切都要準備得妥妥當當,近乎完美。
有了李淵等人的操心,作為正主的李牧倒是省了許多心,一天到晚只顧著和幾個夫人玩耍,打了那麼久的仗,也該好好享受享受了。
用了接近半年的準備時間,一切都準備就緒。
貞觀十年,三月。
正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時候。
萬物復甦,百廢待興。
這一天,普天同慶,因為這一天是李牧登基稱的日子。
人們在這個時候,只是在議論紛紛,甚至還在為未來擔憂的時候,遠遠沒有意識到,大唐,將從這一刻開始騰飛。
李牧將開創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李牧就被李淵叫了起來,因為今天是他登基的吉日。
李牧有些無奈,彷彿李淵比自己都還要著急。
在李淵的安排下,幾個宮女開始給李牧認真的梳洗打扮,沐浴更衣。
暗金色繡著金線五爪金龍的龍袍,穿在李牧的身上。
一條鑲嵌了九十九塊上好和田玉,刻著龍鳳圖案的腰帶束在腰上,下面是同樣夾雜了金線,寬大而又不臃腫的裙襬,腳上是一雙繡著二龍戲珠圖案的黑色朝靴。
這一切,讓原本就高挑的李牧顯得長身玉立,不怒自威。
不遠處的案臺上,放著的是象徵帝王身份的,最隆重的禮冠,十二旒冕。
旒冕由特殊的藤條編制而成,四周敷黑色羅娟,四周鑲嵌了金邊,頂上是一塊半米多長的綖板,綖板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塗黑漆,以示莊重。
綖板後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視非,不視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連線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繫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寓意帝王不聽讒言,求大德不計小過,有所聞,有所不聞。
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除了剃髮易服的清王朝外,旒冕都是九州大地最為隆重的冠冕。
而十二旒冕則是最尊貴的,也就是天子冕冠前後各懸垂的十二條玉串,借指天子。
戴上有些沉重的十二旒冕,李牧登基的禮服算是穿戴完畢,一張臉被十二條玉串擋住,讓李牧顯得讓人難以看透,而又端莊威嚴。
“走吧。”
李牧輕語一聲,便率先走出門外。
門外是等候多時的文武百官,百官之前是一輛金銀車,由六匹高頭大馬拉著,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
李牧登上金銀車,在文武百官,無數將士的簇擁下,前往登基封禪之地。
長安城城外。
一片巨大的空地上,築起了一座登天高臺,高臺四周是無數披甲執兵的將士,黑壓壓一片,場面之大,出乎常人想象。
高臺的白玉階梯一共九十九層。
在登上高臺之前,李牧先在高臺下的巨大的鼎前祭天。
祭完天,在全場無數雙的目光下,曹茂一步一步登上高臺,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