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細加指點。
張若虛遂明其理,只可惜這【吸星納月大法】,一經施展就不能中途停止,稍有一處失控,就會自爆成飛灰,危險指數實在太高,因此即便原理明瞭,短期內也不敢付諸實修。
~
匆匆又一月過去,張若虛對逍遙六法的理解和把握,已經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紀君筠見火候差不多了,便開始教他【馭劍術】和【煉劍成光】!
要練【馭劍術】和【煉劍成光】,老蒼頭那領來的一階逍遙劍是不行的,馭劍飛行必須得有二階飛劍,【煉劍成光】更需要三階以上附有劍靈的飛劍!
好在入門時,李慕白塞給張若虛的乾坤袋裡面,二十多件物品裡頭,飛劍就佔了四把,經紀君筠初步鑑定,可使用的四階飛劍有兩把,另外兩把劍靈等級頗高,至少是六階飛劍,暫時還使用不了。
飛劍有了,還等什麼,馬上開始練習吧!小爺我盼這一天到來,已經太久太久!
張若虛激動得要命,可現實是殘酷的,有著修真界門坎象徵的【馭劍術】和【煉劍成光】,可不是誰想煉就能煉,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的小道小術。真有那麼簡單,還不得滿天下都是修真者啊!
【馭劍術】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是足踏飛劍,消耗真元凝結劍罡,靠劍罡破開空氣阻力,從而實現飛天遁地的夢想。
第二層是具有劍靈的飛劍,自發溝通天地凝結劍罡,主人只需時不時給劍靈補充真元,如此便可日行萬里,而不覺疲累。
第三層是身劍合一,劍靈可自行吸納天地元氣,煉就遁光,來去如電,日行數萬裡都不在話下。能煉就遁光的高手,修為至少到了金丹階永珍境界,放到任何門派都稱得上是中流砥柱。
張若虛就卡在第一層境界的凝結劍罡上面,十數日束手無策,沒有絲毫進展。
馭劍不成,那麼【煉劍成光】又如何呢?
此前,張若虛已自行琢磨出用逍遙劍外放劍芒之法。所謂外放劍芒,就是使真元與劍相通,一劍揮出,便有劍芒如影隨行疾射而出,百丈之內,見人斬人,見妖殺妖,就算撞到金剛石也能留下一道深深劍痕。可劍芒的缺點太明顯了,直來直去,能放不能收,對真元損耗太大,遇到遁術有成的對手,那就純屬對空放炮,自找死路。
【煉劍成光】也有三層境界,第一層叫尺寸之光,意思是凝成的劍光只能控制在身週一尺之地,只有自保之力。
第二層叫百步一殺,百丈之地,瞬間劍光到達,縱橫往來,防不勝防。
第三層叫千里不留,劍光一閃,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就算金丹大圓滿境界的超級高手,也只能在百里之地控人生死,一旦超過三百里,甭說會移動的大活人,就是一具不知動彈的死屍都有難度。也並非劍光不能一擊千里,而是金丹階還不能分化神識,距離遠了就兩眼摸黑,無從判斷、鎖定敵人,更做不到精確打擊。
“尺寸之光的煉劍法,要義在無我至境,精神與飛劍劍靈合一,然後再將真元凝聚劍胎,再與劍靈感應合一,隨同劍靈呼吸,吞吐遊離,漸漸脫出劍胎限制,【尺寸之光】乃成。”
紀君筠講述的煉劍精義,在張若虛腦海盤旋不已。
原理十分簡單,一聽就明白。可為什麼真正行動起來,就如此困難?
轉眼半年過去,張若虛在悟通【潛龍勿用劍】劍意、掌握初級【大衍五行遁術】的基礎上,結合少年闖蕩江湖時的實戰經驗,創出了具有他個人風格的【潛龍勿用劍】。
草木繁深、豔陽高照的日子裡,紀君筠駕起劍光,在青冥之下、幾片白雲之間停住身形,向地面上仰首觀望的張若虛喝道:“師姐現在教你【吸星納月大法】,看好了!”
只見她雙掌合十,閉